圖1:72歲男性臨床病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給藥TFLX和CTRX無效,但給藥mPSL改善了他的病情。TFLX能量抑製劑;CTRX,頭孢曲鬆鈉;mPSL,甲基強的鬆龍
全文
正文塞其1 *Nozomi Oikawa1、2瑪雅Hariu1、2Yuji渡邊1、2
1日本宮城仙台東北醫科大學醫院傳染病和感染控製科2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日本宮城仙台東北醫科大學醫院
*通訊作者:Masafumi Seki,日本宮城縣仙台市東北醫科大學醫院傳染病和感染控製科,電子郵件:seki@hosp.tohokumpu.ac.jp
一名72歲發熱的男子被診斷為肺炎,為此他給予口服妥氟沙星和靜脈注射頭孢曲鬆。雖然流感嗜血杆菌痰檢出對氟喹諾酮類和頭孢曲鬆敏感,嚴重咳嗽和發熱無改善。最終,他的症狀和實驗室數據在給予甲基強的鬆龍後有所改善。這些發現表明流感嗜血杆菌誘導免疫機製,具有強毒性。
流感嗜血杆菌;能量抑製劑;左氧氟沙星;頭孢曲鬆鈉;甲基強的鬆龍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種可以感染所有年齡人群的細菌,其表現從輕微(如耳部感染)到嚴重(如血流感染)[1,2]。這種生物經常定植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也與COPD[3]急性加重有關。它也是成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20世紀80年代,-內酰胺酶陰性,氨苄西林耐藥(BLNAR)流感嗜血杆菌由於抗生素如頭孢菌素[4]的過度使用,菌株被發現並迅速增加了發病率。最近,據報道BLNAR菌株在日本的流行率已上升到近50%[5,6]。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描述了一個病例流感嗜血杆菌對痰培養引導的抗生素治療無反應,但由甲潑尼鬆龍控製的肺炎。
一名72歲男性於2016年5月來我院就診,主訴產狀性咳嗽及輕度勞力性呼吸困難一周。他過去沒有明顯的病史,目前也沒有服用過藥物,但他以前吸煙。
體檢顯示寒顫,無休克(體溫,38⋅7°C;血壓,120/72 mmHg;心率,每分鍾86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意識水平為E3V4M5,右上肺野可聽到粗爆裂聲和吸氣式羅音,氧狀態輕度下降至SpO2: 95%在室內空氣。5個CURB65嚴重性項目中有2個被確定。白細胞(WBC) 8300個/μL(中性粒細胞72.3%,嗜酸性粒細胞1.5%,淋巴細胞16.9%,單核細胞8.8%,嗜堿性粒細胞0.5%)。c反應蛋白水平為6.69 mg/dL(圖1)。胸片顯示右上肺野浸潤影(圖2)。
圖2:患者胸片變化。A:第一天,B:第4天,C:第7天,D:第11天。右上野浸潤陰影在第1天和第4天沒有變化,但在第7天加重。然而,在使用甲基強的鬆龍後的第11天,它們得到了改善。
流感嗜血杆菌雖然我們分離的菌株是對青黴素耐藥的BLNAR,但對第3代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有良好的敏感性(圖1)。顯微鏡下觀察到該杆菌被許多中性粒細胞(3+)吞噬流感嗜血杆菌在3+或>107cfu /毫升。痰液中未檢出分枝杆菌和假單胞菌。
門診第1天開始口服妥氟沙星(TFLX) 0.5g/天,但48 ~ 72小時內發熱、咳嗽無改善。5個CURB65嚴重性項目中有3個被確定。第4天入院,由於呼吸狀況惡化,開始給氧1升/分(SpO)2: 94%的室內空氣)。H流感嗜血杆菌入院第4天痰、血培養均未檢出。抗生素改為靜脈注射頭孢曲鬆(CTRX),但持續發熱和症狀,包括第7天咳嗽。第7天血液中WBC的數量也有所增加。H流感嗜血杆菌在第7天的痰液和血培養中未檢出其他細菌。鼻拭子和咽拭子陰性抗原排除了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非典型病原體的重複感染。
由於懷疑肺炎的免疫機製和/或抗生素毒性導致的非溶解性肺炎,我們從第7天開始靜脈滴注甲基強的鬆龍(mPSL) 1mg/kg/天(圖1)。4天後(第11天),患者的症狀、實驗室數據和胸部x光檢查結果顯著改善,我們停止mPSL。患者出院後一直保持健康狀態。
討論
這個病人沒有解決問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盡管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和一般管理。通常,氟喹諾酮類藥物和3理查德·道金斯一代頭孢菌素是有效的流感嗜血杆菌,被稱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代表性病原體之一。本病例對兩種主要氟喹諾酮類藥物左氧氟沙星(LVFX)和環丙沙星(CPFX)具有良好的藥敏,對a 3具有良好的藥敏理查德·道金斯我們使用它是因為我們分離的菌株是BLNAR,對青黴素[6]有耐藥性。
我們沒有專門調查分離株的藥敏流感嗜血杆菌與TFLX,但TFLX屬於同一家族的LVFX和CPFX;因此,不太可能流感嗜血杆菌隻對TFLX耐藥,TFLX是一種口服氟喹諾酮類藥物,也適用於厭氧菌和非典型病原體,包括支原體和衣原體,但不包括[7]分枝杆菌。因此,TFLX是日本門診最推薦的治療BLNAR肺炎的抗生素之一[8,9]。然而,值得注意的是,TFLX在日本兒童中耳炎中已被頻繁使用;因此,tflx耐藥細菌的出現是最近引起關注的一個原因[7,9]。事實上,這名患者的孫子在耳鼻喉科診所接受了TFLX,被發現攜帶同樣的細菌。我們在第一天不知道這個事實,但我們應該更仔細地了解他的孫子的藥物等醫療信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研究他孫子身上的分離物對tflx的敏感性。
細菌毒性可能是抗生素使用無效的原因之一。流感嗜血杆菌根據莢膜多糖的不同,可分為a到f血清型,如果莢膜多糖檢測不出[10],則可分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b型(Hib)是侵入性感染最常見的原因。另一方麵,不可鍵入流感嗜血杆菌(NTHi)通常是輕度粘膜感染的病原,如支氣管肺炎或中耳炎,但它很少被確定為侵襲性致命感染的病原。
隨著Hib結合疫苗的廣泛使用,侵襲性Hib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11,12]。相比之下,NTHi引起的侵入性感染發生率增加了;這種現象被稱為病原體轉移[2]。在我們的病例中,分離出的菌株是NTHi。此外,特點流感嗜血杆菌除了特殊的莢膜多糖,或者它的缺乏,可能可以解釋在這種情況下對充分的抗生素治療沒有反應。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這些假設。
在我們的抗生素耐藥病例中可能存在某種免疫機製。此前,我們報道了一例侵入性NTHi呼吸道感染病例,痰[2]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NETs)。NETs是在炎症(如肺炎)期間從激活的中性粒細胞細胞外釋放的纖維結構,可迅速捕獲和殺死病原體,作為免疫防禦的第一道防線[13-16]。然而,NETs的功能和病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最近有研究認為,當NETs表現出極大的數量和延伸時,過度的免疫功能會導致組織損傷,這是一把“雙刃劍”[17-19]。我們的患者沒有特異反應性和免疫性疾病的病史和背景,但mPSL顯著減少炎症、胸片浸潤和症狀,包括咳嗽。NETs和過度的中性粒細胞反應可能加重了他的嚴重肺炎。不幸的是,由於患者拒絕進一步檢查,我們沒有使用支氣管鏡診斷其他未解決的肺炎,包括組織性肺炎(OP)。此前,有報道稱H流感嗜血杆菌分離出10例聚集中性粒細胞的OP患者中3例,而其餘4例無中性粒細胞浸潤的OP患者中均未分離出[20]。這些結果提示了OP與中性粒細胞和H流感嗜血杆菌.在這些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分析類固醇的有效性機製。
在類固醇使用方麵,Torres A等檢測了mPSL 0.5mg/kg BID的急性使用5天(n=61),發現與安慰劑(n=59)相比,在社區獲得性肺炎中出現高炎症狀態[21]的治療失敗更少。皮質類固醇的使用不是常規的臨床實踐,目前還沒有官方的建議,但我們應該調查在嚴重和/或無法解決的肺炎病例中額外使用mPSL,包括我們的患者。
最後,我們提出了一個案例流感嗜血杆菌盡管培養引導的抗生素治療沒有改善的肺炎。雖然不能排除TFLX耐藥性的可能性,但其他一些免疫和毒性機製,如NETs的存在,可能也有影響。致病性和免疫病理學的進一步研究流感嗜血杆菌在這個廣泛使用Hib疫苗的時代,應繼續開展感染。
沒有一個
本研究得到了日本科學促進會科學研究資助基金26461158(給M.S.)的支持。
- Agrawal A, Murphy TF(2011)美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b型結合疫苗時代。中華微生物學雜誌49:3728-3732。[Ref。]
- Hamaguchi S, Seki M, Yamamoto N, Hirose T, Matsumoto N等(2012)痰中大量嗜中性粒細胞胞外捕獲的侵襲性非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感染一例。中華炎症雜誌5:137-140。[Ref。]
- Finney LJ, Richie A, Pollard E, Johnston SL, Mallia P(20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氣道定殖與炎症反應:一個重點流感嗜血杆菌.Int J Chron阻塞Pulmon dis9: 1119-1132。[Ref。]
- 墨菲TF, Apicella M(1987)不可分類流感嗜血杆菌:臨床方麵、表麵抗原和人類對感染的免疫反應的綜述。Rev感染診斷9:1 -15。[Ref。]
- Goto H, Shimada K, Ikemoto H, Oguri T,呼吸道感染分離病原體的抗菌藥物敏感性研究小組(2009):從10,000多名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分離的病原體的抗菌藥物敏感性:一項25年的縱向研究。《感染化學雜誌》16:347-360。[Ref。]
- 中村春,柳原春,關木春,泉川春,東山勇(2007)氨苄西林耐藥-半酰胺酶陰性致肺炎的臨床特征流感嗜血杆菌(BLNAR)。掃描與感染雜誌39:521-524。[Ref。]
- Shiro H, Sato Y, Toyonaga Y, Hanaki H, Sunakawa K(2015) 2000-2001年、2004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兒科領域耐藥發展的全國調查:評估藥物敏感性的變化流感嗜血杆菌以及患者的背景因素。《感染化學雜誌》21:247-256。[Ref。]
- Mikasa K, Aoki, N, Aoki Y,等(20160 JAID/JSC呼吸道傳染病治療指南:日本傳染病協會/日本化療學會。)J感染化學雜誌22:S1-S65。[Ref。]
- Hasegawa M, Sato Y, Kanayama A, Matsuzaki K, Muraoka H, et al.(2006)托氟沙星對呼吸道或耳鼻炎感染患者主要微生物的抑菌活性:與10年前分離的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比較。中國感染化學雜誌12:152-156。[Ref。]
- Kroll JS, Booy R (1996)流感嗜血杆菌:膠囊疫苗和膠囊遺傳學。今日醫學2:160 -165。[Ref。]
- Kastrin T, Paragi M., Kolman J, Cizman M, Kraigher A,等(2010)侵襲性疾病的特征流感嗜血杆菌1993-2008年斯洛文尼亞的分離病例。中華臨床微生物感染雜誌29:661-668。[Ref。]
- Resman F, Ristovski M, Ahl J, Forsgren A, Gilsdorf JR,等(2011)流感嗜血杆菌1997- 2009年在瑞典;非b型菌株的發病率和臨床負擔增加的證據。臨床微生物感染17:1638-1645。[Ref。]
- Brinkmann V, Reichard U, Goosmann C, Fauler B, Uhlemann Y, et al.(2004)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殺死細菌。科學303:1532 - 1535。[Ref。]
- Hirose T, Hamaguchi S, Matsumoto N, Irisawa T, Seki M,等(2014)危重症患者血液中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和瓜氨酸化組蛋白H3的存在。PLoS One 9: e111755。[Ref。]
- Hirose T, Hamaguchi S, Matsumoto N, Irisawa T, Seki M,等(2012)急性呼吸道感染中中性粒細胞細胞外陷阱表達的動態變化。美國呼吸危重症護理雜誌185:1130-1131。[Ref。]
- Hamaguchi S, Hirise T, Matsumoto N, Akeda Y, Irisawa T,等(2014)支氣管吸出物中的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定量分析。歐洲呼吸科學J 43: 1709-1718。[Ref。]
- Kambas K, Mitroulis I, Apostolidou E, Girod A, Chrysanthopoulou A,等(2012)自噬介導人膿毒症中致栓性組織因子向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的傳遞。PLoS One 7: e45427。[Ref。]
- 孟W, Paunel-Görgülü A, Flohé S, Witte I, Schädel-Höpfner M, et al. (2012) deoxyribonucase是重大創傷後異常中性粒細胞細胞外陷阱形成的潛在反調節因子。介質炎症2012:149560。[Ref。]
- Fuchs TA, Brill A, Duerschmied D, Schatzberg D, Monestier M等(2010)細胞外DNA陷阱促進血栓形成。美國科學院學報107:15880-15885。[Ref。]
- Watanabe K, Harada T, Yoshida M, Shirakusa T, Iwasaki A,等(2003)在胸片上表現為孤立結節陰影的組織性肺炎。呼吸70:507 - 514。[Ref。]
- Torres A, Sibila O, Ferrer M, Polverino E, Menendez R,等(2015)糖皮質激素對重症社區獲得性肺炎高炎症反應住院患者治療失敗的影響:一項隨機臨床試驗。Jama 313: 677- 686。[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文章類型:病例報告
引用:Seki M, Oikawa N, Hariu M, Watanabe Y(2017)甲基強的鬆龍對抗生素難治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影響。J感染Pulm Dis 3(1): doi http://dx.doi.org/10.16966/2470-3176.121
版權:©2017 Seki M,等。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