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科學beplay最新下载

全文

研究文章
一所學術性精神病院兒科住院病人的描述性研究

羅伯特Kagabo1 *克麗絲蒂Kleinschmit2克萊爾·克拉克1米婭哈希貝醫生1Jaewhan金1斯蒂芬·阿爾德1

1美國猶他州猶他大學公共衛生係家庭與預防醫學係
2美國猶他州猶他大學醫學院精神學係

*通訊作者:Robert Kagabo,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猶他大學公共衛生學部家庭和預防醫學係,電子郵件:羅伯特。kagabo@ hsc.utah.edu


摘要

了解在精神病院住院的兒童患者的特點對於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製定任何幹預措施來改善服務和減少不必要的再入院是至關重要的。在本研究中,來自學術精神病院的兒童患者的數據被用來描述住院治療精神相關疾病的兒童患者。

本論文的目的是對某學術精神病院住院的兒科病人進行描述性研究。對於方法,該回顧性隊列研究的數據來自1999年至2010年在猶他大學神經精神病學研究所住院治療的患者記錄。使用Stata 12獲得所需的標準描述性統計數據。

結果顯示,N=7,265例患者年齡從3歲到17歲不等。患者性別分布均勻,男性3629人(49.95%),女性3636人(50.05%)。在再入院患者中,男性略低,占總再入院人數的49.38%,女性為50.62%。患者以白人或白種人為主(61.53%),最常見的醫療支付方式是猶他州商業保險(Utah Commercial insurance),占參與者的74.08%。最常見的診斷是重度抑鬱症(ICD-9 296.2-296.3),影響2571例患者。

結果顯示患者的平均年齡為13.95歲,其中54.66%的患者年齡在15- 17歲之間。結果顯示,各年齡組患者再入院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ᵪ2 =14.16,p=0.003)。重度抑鬱症(ICD-9 296.2-296.3)是最常見的診斷,占35.39%。比較不同的診斷,PTSD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再入院率最高。大多數患者(74.08%)的醫療費用由猶他州商業保險支付。

關鍵字

兒童精神病患者;重新接納;常見的精神病診斷

簡介

精神疾病,特別是兒童的精神疾病,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精神障礙通常是慢性的,可能造成許多損害,大多數時間需要住院護理,或在普通或精神科專科醫院[1]。住院治療的費用很高,據報告,兒童和青少年住院治療的人數近年來有所增加[2]。精神疾病患者的再住院率也很高。有時,兒童需要幾次再住院[1-4],可能是由於疾病的慢性性質和其他相關因素。一項研究報告稱,2000年,美國共有10萬名兒童和青少年住院接受精神科治療。住院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當兒童或公眾安全受到威脅時,住院成為最好的幹預措施。安全有多種形式,一些研究報告稱,有時心理健康問題伴隨著攻擊行為,影響10%到25%的年輕人。beplay最新下载這種攻擊性行為會導致學習成績不佳,進而導致輟學或參與使用和濫用非法藥物[5-7]。

患有精神疾病的兒童是高危人群,有自殺企圖或自殺意念。一項研究報告稱,在美國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中,55%有自殺問題。這些青少年,特別是那些有過自殺企圖的青少年,嚐試並完成自殺的幾率是一般青少年的14倍[8-10]。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兒童中精神障礙的患病率為20%。據報道,高達1500萬兒童,占美國兒童的五分之一,患有可診斷的精神障礙[11,12]。這些精神障礙影響到兒童的許多功能和表現領域,因此擴大了早期公認的公共衛生問題。研究人員注意到,如果不能以負責任的方式應對兒童的精神疾病問題,將導致殘疾、痛苦和降低健康目標的問題。這些研究人員中的許多人建議強烈需要將基於證據的幹預措施與基於研究的環境相結合,例如大學與基於社區的實踐[11,13]。

前麵提到的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兒科患者的再入院是一個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醫生和研究人員有必要了解使用精神科住院病人服務的兒科人口。這樣的理解可能導致更好的治療結果和預防不必要的再入院。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觀察性數據描述在學術精神病院住院護理的兒科患者人群。這一描述可能會指導幹預措施,以處理數據來自猶他大學神經精神病學研究所。猶他大學擁有猶他州和該地區唯一的學術精神病學醫院。由於其專科性質,這所大學醫院接受來自整個州和地區的兒童精神病患者轉診。我們的目標是評估患者人口統計分布、常見的精神病診斷、保險支付人和住院治療後的出院處置。

方法

進行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收集了7265名年齡在3到17歲之間的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在猶他大學神經精神病學研究所(UNI)住院治療。這些患者是在1999年至2010年之間入院的。該研究方案得到了猶他大學機構審查委員會的審查和批準。我們使用stata12來準備和分析數據。這包括交叉表格以獲得標準描述性統計數據,包括卡方分布和研究所需的集中趨勢測量。

興趣是描述在學術精神病院住院治療的病人。排除標準允許所有參與者在初次出院後進行至少12個月的隨訪。12個月的隨訪允許描述出院後12個月內再次入院的患者。被納入研究的患者在住院或再入院時必須小於18歲。這些都是入院接受住院精神治療的參與者。任何住院天數超過365天的參與者都被排除在外。

我們將參與者分為4個年齡組:3-6歲,7-11歲,12-14歲和15-17歲。這種年齡分類遵循了許多心理學研究中使用的類似模式。例如,在一項針對4- 14歲兒童的疼痛角度研究中,年齡分類為:4-6歲、7-11歲和12-14歲。這項兒童研究強調兒童理解和描述疼痛的方式是不同的,這種對疼痛的理解遵循了認知發展階段的模式,由Jean Piaget首先描述。研究發現,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行為不同,10歲前的行為問題等行為預示著成年早期的其他行為,如藥物使用。在我們的案例中,因為最年輕的參與者是3歲,我們在最年輕的年齡組中增加了3歲,並增加了另一個年齡更大的15-17歲青少年年齡組。

結果

患者年齡為3 ~ 17歲,N=7,265例,性別平均,男性3629例(49.95%),女性3636例(50.05%)(表1.1)。表1.2顯示了不同診斷的摘要。不同年齡組別的再入院患者比例差異顯著,分別為ᵪ2 =14.16和p=0.003(表1.3)。在再次入院的患者中,女性人數略高於男性。男性800人,占再入院總人數的49.38%,女性820人,占再入院總人數的50.62%。結果顯示,22.55%的女性和22.04%的男性在出院後的前12個月內再次入院(表1.1)。再入院患者比例在性別間無顯著差異,獲得的卡方和p值結果分別為ᵪ2 =0.27和p=0.603(表1.4)。參與者主要是白人或白種人,占61.53%,隻有2.23%的參與者是黑人或非裔美國人。表1.1列出了參保人的人口統計和保險支付人的分類。

大多數患者(74.08%)將猶他州商業保險作為支付醫療費用的主要手段。第二大支付形式是猶他州醫療補助,覆蓋了23.73%的患者。其他支付形式包括使用猶他州雜項政府、猶他州非政府雜項和其他類別合計隻支付總患者的2.16%(表1.1)。

表1.1:1999-2010年住院兒童和青少年患者概況。

最常見的診斷為重度抑鬱症(ICD- 9 296.2-296.3),影響2571例(35.23%)患者,其中21.94%再次入院。重度抑鬱障礙占所有再入院患者的34.81%。最少的診斷是飲食障礙(ICD-9 783-783.9, 307.5-307.52和307.1)。隻有59例患者在入院時以進食障礙為主要診斷,占總患者的0.81%,其中23.73%的患者再次入院,占所有再入院患者的0.86%(表1.2)。

精神障礙

ICD-9代碼

數量出院

占總病例的百分比

數量再次入院

%重新

%的所有重新入學

重度抑鬱症

296.2 - -296.3

2571年

35.39

564

21.94

34.81

情緒障礙

296.9 - -296.99, 293.83, 309

1265年

17.41

309

24.43

19.07

抑鬱疾病不
其他分類

311

960

13.21

146

15.21

9.01

雙相障礙

296.4 - -296.89

774

10.65

232

29.97

14.32

焦慮障礙

300 - 300.5, 293.84

339

4.67

66

19.47

4.07

未指明的精神病

298.9

213

2.93

59

27.70

3.64

藥物濫用/依賴

304 - 305.99

193

2.66

15

7.77

0.93

創傷後應激障礙

309.81

177

2.44

47

26.55

2.90

添加

314 - 314.05

187

2.57

39

20.86

2.41

精神分裂症疾病

295 - 295.9

129

1.78

51

39.53

3.15

神經發育障礙

299-299.9, 315.9, 317, 307.23

97

1.34

25

25.77

1.54

行為,對立違抗
障礙

312 - 313.8

81

1.11

15

18.52

0.93

飲食失調

783 - 783.9, 307.5 - -307.52, 307.1

59

0.81

14

23.73

0.86

其他疾病

220

3.03

38

17.27

2.35

總計

7265年

100.00

1620年

22.30

100.00

表1.2:住院兒童和青少年的入院診斷(1999-2010)。
Pearson chi2 (13)=115.15, p=0.000

ICD-9編碼的焦慮症患者339例(300-300.5,293.84),占所有參與者或患者的4.67%。然而,共有66名(19.47%)焦慮症患者再次入院,占再入院總人數的4.07%。ICD-9編碼(296.9-296.99,293.83和309)識別的情緒障礙對總參與者的貢獻第二大,有1265例患者,占總病例的17.41%。情緒障礙患者的再入院率為24.43%,即309例,占再入院總人數的19.07%。盡管情緒障礙占總參與者的17.41%,但對再入院的貢獻卻高出1.66個百分點。有193名參與者通過ICD-9代碼(304-305.99)確定有物質使用或依賴障礙,僅占總參與者的2.66%。隻有7.77%的藥物使用障礙患者再次入院,占所有再入院患者的0.93%(表1.2)。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精神分裂症在初次入院時再次入院的比例最高。ICD-9編碼為309.81的PTSD患者為177人,但其中26.55%的患者再次入院。精神分裂症(ICD-9編碼295-295.9)隻有129例患者,占總參與者的1.78%。但再次入院的比例極高,為39.53%,占再入院總人數的3.15%(表1.2)。結果顯示,根據診斷再次入院有顯著差異,見表1.2 (Pearson chi2(13) = 115.15, p = 0.000)。

除黑人外,與3-6、7-11和12-14歲年齡組相比,15-17歲年齡組對住院人數的貢獻最大。15-17歲年齡組的患者占除黑人外所有種族患者總數的50%以上。黑人患者中7-11歲占32.1%,15-17歲占35.19%。32.69%的黑人或非裔美國人的再入院患者來自7-11歲年齡組。總的來說,結果(Pearson chi2(6)=114.16, p=0.000)表明不同種族或民族類別的入院或再入院患者的百分比存在差異(表1.3)。

年齡集團

(年)

比賽

3 - 6 n (%)

7 - 11 n (%)

12 - 14 n (%)

15 - 17 n (%)

總n (%)

ᵪ2

P

白色

100 (2.24)

730 (16.33)

1222 (27.34)

2418 (54.09)

4470 (100.00)

11.27

0.010

再次入院

21日(21.00)

216 (29.59)

329 (26.92)

582 (24.07)

1148 (25.68)

黑色的

11 (6.79)

52 (32.10)

42 (25.93)

57 (35.19)

162 (100.00)

2.56

0.465

再次入院

3 (27.27)

17 (32.69)

11 (26.19)

11 (19.30)

42 (25.93)

印度/阿拉斯加土著

0

6 (12.00)

16 (32.00)

28日(56.00)

50 (100.00)

0.09

0.955

再次入院

0 (0.00)

1 (16.67)

3 (18.75)

6 (21.43)

10 (20.00)

亞洲

2 (5.56)

1 (2.78)

6 (16.67)

27日(75.00)

36 (100.00)

1.29

0.731

再次入院

0 (0.00)

0 (0.00)

2 (33.33)

8 (29.63)

10 (27.78)

夏威夷/太平洋島民

0

3 (21.43)

2 (14.29)

9 (64.29)

14 (100.00)

8.56

0.014

再次入院

0 (0.00)

2 (66.67)

0 (0.00)

0 (0.00)

2 (14.29)

其他

3 (0.78)

62 (16.19)

115 (30.03)

203 (53.00)

383 (100.00)

4.91

0.179

再次入院

0 (0.00)

20 (32.26)

23日(20.00)

57 (28.08)

100 (26.11)

其他未定義

51 (2.37)

295 (13.72)

575 (26.74)

1229 (57.16)

2150 (100.00)

3.48

0.324

再次入院

2 (21.57)

5 (14.24)

8 (15.48)

16 (13.51)

308 (14.33)

總計

167 (2.30)

1149 (15.81)

1978 (27.23)

3971 (54.66)

7265 (100.00)

14.16

0.003

再次入院

35 (2.16)

298 (25.94)

457 (23.10)

830 (20.90)

1620 (22.30)

表1.3:患者種族和年齡組貢獻(1999-2010)。
種族*重新接納;Pearson chi2 (6)=114.16, p=0.000

總的來說,結果(Pearson chi2(1)=0.27, p=0.603)表明不同性別的再入院率無統計學差異。然而,按性別和年齡組入院的患者有一個模式。在3-6、7-11歲的年輕患者中,男性的入院率高於女性,為73.28% ~ 80.24%。在12-14歲和15-17歲年齡組中,女性入院的比例超過了男性,女性占總患者的50%以上(表1.4)。出院回家或自我護理的患者占82.08%,在再次入院時觀察到差異,在出院回家或自我護理的患者中獲得ᵪ2 =18.62 p<0.001(表1.5)。

年齡集團(年)

男性n (%)

雌性n (%)

總計n (%)

2

P

3 - 6

134 (80.24)

33 (19.76)

167 (100.00)

0.84

0.360

再次入院

30 (22.39)

5 (15.15)

35 (20.96)

7 - 11

842 (73.28)

307 (26.72)

1149 (100.00)

4.78

0.029

再次入院

204 (24.23)

94 (30.62)

298 (25.94)

12 - 14

854 (43.17)

1124 (56.83)

1978 (100.00)

0.33

0.567

再次入院

192 (22.48)

265 (23.58)

457 (23.10)

15 - 17日

1799 (45.30)

2172 (54.70)

3971 (100.00)

0.03

0.874

再次入院

374 (20.79)

456 (20.99)

830 (20.90)

總計

3629 (49.95)

3636 (50.05)

7265 (100.00)

0.27

0.603

再次入院

800 (22.04)

820 (22.55)

1620 (22.30)

表1.4:患者的年齡組別和性別貢獻(1999-2010)。

年齡集團

(年)

放電性格

3 - 6n (%)

7 - 11n (%)

12 - 14n (%)

15 - 17日n (%)

總計n (%)

%的所有排放

2

P

首頁或自我保健

155 (2.6)

997 (16.7)

1663 (27.9)

3148 (52.8)

5963 (100.0)

82.08

18.62

0.000

再次入院

31 (20.0)

254 (25.5)

382 (23.0)

616 (19.6)

1283 (21.5)

其他設施

11 (0.9)

149 (11.8)

305 (24.1)

803 (63.3)

1268 (100.0)

17.45

1.92

0.588

再次入院

4 (36.4)

43 (28.9)

73 (23.9)

209 (26.0)

329 (26.0)

不顧醫囑離開

1 (3.7)

3 (11.1)

8 (29.6)

15 (55.6)

27日(100.0)

0.37

3.86

0.277

再次入院

0 (0.0)

1 (33.3)

0 (0.0)

5 (33.3)

6 (22.2)

其他未定義

0 (0.0)

0 (0.0)

2 (28.6)

5 (71.4)

7 (100.0)

0.10

7.00

0.008

再次入院

0 (0.0)

0 (0.0)

2 (100.0)

0 (0.0)

2 (28.6)

表1.5:患者出院情況按年齡分組(1999-2010)。
放電處理*重新接納;Pearson chi2 (3)=12.01, p=0.007

討論
治療強度和持續時間

精神障礙表現出不同的特征,不同的障礙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強度。在許多方麵,住院天數是治療強度的一個潛在指標。在200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青少年的再入院情況。研究人員說,大約在15年前,神經性厭食症住院的平均天數在140到150天之間。2004年進行調查時,平均住院天數為24 ~ 40天。(3, 16、17)。

住院天數的減少通常是兒童和青少年不同精神障礙的趨勢[2,16],可能反映了治療強度的降低。在一項以人口為基礎的研究中,一些研究人員使用美國社區醫院的全國代表性出院樣本,研究了1990年至2000年期間兒童和青少年住院治療的變化,讚助機構是醫療保健研究和質量機構。樣本包括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主要診斷為精神健康障礙,1990年為21,450人,2000年為29,590人。beplay最新下载研究人員發現,出院人數沒有顯著變化,但精神障礙兒童的中位住院時間在1990年至2000年期間從12.2天變化到4.5天。從我們的數據來看,平均住院天數為9天,最小為1天,最大值為297天。標準差為8.5。

最低住院天數

兒科精神病患者是否有最低住院天數的標準?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然而,詢問它是很好的顯示兒科患者住院天數發生了什麼趨勢。一項研究報告稱,在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間,住院天數下降了63%。很難確定最少的天數,但很明顯,有些疾病,特別是精神科疾病,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密切觀察和強化治療。不同的精神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要求患者在出院前出現體重增加的跡象,而這種患者的體重增加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仔細觀察[16]。對於一些疾病,如:抑鬱,焦慮和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可能需要穩定在他們被轉診到其他治療之前,穩定可能需要比體重增加更短的時間。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住院天數的縮短和頻繁的再入院可能是懷疑精神病學治療係統失敗的一個原因[3]。

診斷和分類

根據ICD-9代碼對精神疾病進行分類對研究人員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診斷,甚至對臨床醫生來說,有時是困難的和有爭議的。臨床決策和研究麵臨著精神病學診斷的信度和效度難題。分類和診斷的困難可以通過幾項研究來揭示,其中一項研究報告稱,基於易怒而無興奮的兒童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是有爭議的。易怒被報道為兒童患者雙相情感障礙風險的標誌;然而,在另一項研究中,雖然易怒可以預測青少年和成人的重度抑鬱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和心境不良,但它不能預測成人的雙相情感障礙[20]。《診斷與統計手冊》標準的差異給研究帶來了困難。飲食失調就是一個例子。在DSM-IV中,一些疾病如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被明確分類,而沒有提及暴食症(BED)。然而,DSM-5承認BED是飲食失調的一種,並有其診斷標準[21]。

由於分類和診斷的困難,研究人員幾乎不可能在不進行分類的情況下查看每一個精神病診斷。這一困難使我們有機會對主要的常見疾病進行分類,如焦慮症、抑鬱症或飲食障礙等,而不是承擔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在每一類疾病中查看每一個ICD-9。鑒於如上所述的困難,為了研究目的,很難在不同的疾病類別中列出不同的ICD-9代碼。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使用DSM IV中編碼的參與者的初級診斷來識別不同的診斷及其ICD-9代碼。

診斷、分類和治療的困難可能是由於每個診斷和統計手冊(DSM)都有不同的目標。對於DSM-III,主要關注的是提高可靠性,以便醫生能夠同意診斷評估,而對於DSM-V,關注的是任何kappa統計量的標準誤差[19],而DSM-IV的重點是鼓勵共病,並更多地用於臨床和研究使用[22]。盡管分類和診斷困難,2013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最近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焦慮症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心理障礙[23]。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重度抑鬱症是最常見的類型,影響了35.39%的研究人群。

共病疾病的信息不包括在我們的數據中,但可能是診斷和分類問題的一部分。例如,研究表明,抑鬱症和破壞性行為問題在兒童和青少年中都很常見,因為這些兒童符合抑鬱症和破壞性行為[24]的診斷標準。在這種共病的情況下,很難建議標準的住院治療時間,除非提供者根據出現的問題,但在精神病學中,出現的問題可能不是住院的主要問題。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調查共病障礙的影響。

限製

雖然我們可以依靠覆蓋11年的大型數據集的力量,但我們在使用它時也有一些限製。這些數據是次要的,很可能不是為了研究目的而收集的。數據分析是正確的,但因為這些是次要數據,所以有可能得到低估或高估的結果。我們使用的數據有初步診斷信息,我們的描述和結論是基於初步診斷的。在精神疾病中有共病障礙是很常見的有共病疾病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發現。這項研究的最大弱點是,我們獲取數據的機構是一家地區醫院,由於患者是從很遠的不同醫院轉診過來的,有可能那些接受再入院的人可能在他們的家鄉州或地區接受再入院,因此可能被視為地區醫院的非再入院患者。

結論

患者平均年齡13.95歲,15 ~ 17歲占54.66%。由於大多數患者來自這個年齡段,如果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幹預和研究,提供者和研究人員可能會得到更好的結果,並改善服務。患者性別分布均勻,以白人為主。性別上的均勻分布可能表明,在研究或幹預中使用資源可能有利於針對性別以外的其他因素。重度抑鬱症(ICD-9 296.2-296.3)是最常見的診斷,有35.39%的患者患有這些疾病。在比較不同診斷的再入院率時,PTSD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再入院率最高。猶他州商業保險是患者護理的主要支付方,覆蓋患者總數的74.08%。猶他州的醫療補助是醫療保健的第二大支付人。隻有非常小的比例(2.19%)的患者通過其他雜項形式支付醫療費用。

我們的結論是基於初步診斷,因為沒有獲得共病疾病的數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探索共病障礙或疾病如何影響患者的住院和再入院。從結果來看,任何試圖了解兒童患者中的精神疾病、住院和住院再入院的努力,都可以通過關注嚴重抑鬱障礙和情緒障礙等診斷來更好地服務,這些疾病影響著大多數兒童患者。需要對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診斷進行研究,以協助設計公共衛生幹預措施,這些診斷導致大多數再入院。

參考文獻

  1. Blader JC(2011) 1996年至2007年美國精神障礙的急性住院護理。Arch Gen Psychiatry 68:1276-1283。[Ref。
  2. 出院一年內兒童精神科再住院的症狀、家庭和服務預測因素。中華醫學會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雜誌43:440-451。[Ref。
  3. 施德豪森,劉誌剛,張誌剛,陳誌剛,陳誌剛,等(2008)青少年神經性厭食症再住院過程與預測因素的多位點研究。國際飲食紊亂雜誌41:29 -36。[Ref。
  4. James S, Charlemagne SJ, Gilman AB, Alemi Q, Smith RL,等(2010)兒童和青少年出院後服務與精神疾病再住院。管理策略運行狀況37:433-445。[Ref。
  5. 坎貝爾M,馬隆RP(1991)智力障礙與精神障礙。社區精神病學42:374-9。[Ref。
  6. Rosato NS, Correll CU, Pappadopulos E, Chait A, Crystal S,等(2012)青少年適應不良攻擊的治療:CERT指南II。治療和持續管理。兒科129:e1577-e1586。[Ref。
  7. 韋伯斯特-斯特拉頓C,哈蒙德M(1998)學前教育兒童的行為問題和社會能力水平:患病率、普遍性和相關風險因素。臨床兒童家庭精神病學Rev 1: 101-124。[Ref。
  8. Fontanella CA, Bridge JA, Campo JV(2009)自殺青少年住院患者的精神藥物治療變化、多藥房與早期再入院風險。43: 1939-1947。[Ref。
  9. Greenhill LL, Waslick B(1997)兒童和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管理。北Am精神科診所20:641-666。[Ref。
  10. Steele MM, Doey T(2007)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殺行為。第二部分:治療和預防。精神病學雜誌52:35S-45S。[Ref。
  11. Jones DJ, Forehand R, Cuellar J, Kincaid C, Parent J,等(2013)利用創新技術促進兒童心理健康:以行為父母培訓為例。beplay最新下载臨床精神病學Rev 33: 241-252。[Ref。
  12. Kazak AE, Hoagwood K, Weisz JR, Hood K, Kratochwill TR,等(2010)兒童和青少年循證實踐的元係統方法。Am Psychol 65: 85-97。[Ref。
  13. Belfer ML, Saxena S(2006)世衛組織兒童地圖集項目。《柳葉刀》367:551 - 552。[Ref。
  14. Esteve R, Marquina-Aponte V(2012)兒童疼痛的視角。兒童保健保健發展38:441-452。[Ref。
  15. Lansford JE, Erath S, Yu T, Pettit GS, Dodge KA, et al.(2008) 12歲至22歲非法藥物使用的發展過程:與18歲時的抑鬱、焦慮和行為障礙有關。兒童心理精神病學雜誌49:877-885。[Ref。
  16. Castro J, Gila A, Puig J, Rodriguez S, Toro J(2004)神經性厭食症青少年總體重恢複後再住院的預測因素。飲食失調36:22-30。[Ref。
  17. Wiseman CV, Sunday SR, Klapper F, Harris WA, Halmi KA(2001)飲食障礙患者住院模式的改變。《國際飲食雜誌》30:69-74。[Ref。
  18. Case BG, Olfson M, Marcus SC, Siegel C(2007) 1990 - 2000年美國社區醫院兒童和青少年住beplay最新下载院精神健康治療的趨勢。Arch Gen Psychiatry 64: 89-96。[Ref。
  19. Regier DA, Narrow WE, Clarke DE, Kraemer HC, Kuramoto SJ等人(2013)美國和加拿大的DSM-5現場試驗,第二部分:對選定分類診斷的可靠性進行測試。美國精神病學雜誌170:59-70。[Ref。
  20. Hunt JI, Case BG, Birmaher B, Stout RL, Dickstein DP,等(2013)在一個大型雙相情感障礙青少年樣本中的易怒和興奮:4年的相對症狀嚴重程度和臨床結局。臨床精神病學雜誌74:e110-e117。[Ref。
  21. Keel PK, Brown TA, Holland LA, Bodell LP(2012)飲食障礙的經驗分類。精神科8:381-404。[Ref。
  22. Volkmar FR, Reichow B, McPartland J(2012)自閉症及其相關疾病的分類:進展,挑戰和機遇。臨床神經科學14:229-237。[Ref。
  23. Leyfer O, Gallo KP, Cooper-Vince C, Pincus DB(2013)兒童和青少年臨床樣本中DSM-IV焦慮症共病的模式和預測因素。焦慮障礙27:306-311。[Ref。
  24. Stoep AV, Adrian MC, Rhew IC, McCauley E, Herting JR,等人(2012)確定抑鬱症和破壞性行為障礙共病:青少年研究中使用的兩種方法的比較。《精神病學雜誌》46期:873-881。[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文章類型:研究文章

引用:Kagabo R, Kleinschmit K, Clark C, Hashibe M, Kim J,等(2016)一項學術性精神病院兒科住院患者的描述性研究。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2(1):doi http://dx.doi.org/10.16966/2474-7769.111

版權:©2016 Kagabo R,等人。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2016年10月19日

  • 接受日期:2016年12月05

  • 發表日期:2016年12月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