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學與神經生物學

全文

研究文章
耐藥顳葉癲癇患兒手術後生活質量的變化

阿布拉莫夫KBSarsembayeva噠尤·伊萬諾夫AOdintsova問Khachatryan佤邦伊萬諾娃不

Polenov俄羅斯神經外科研究所- Almazov國家醫學研究中心分部,聖彼得堡,俄羅斯

*通訊作者:俄羅斯神經外科研究所-阿爾馬佐夫國家醫學研究中心分院,俄羅斯聖彼得堡電子郵件:ivamel@yandex.ru


摘要

摘要目的:目的是評估耐藥癲癇患兒顳葉癲癇的手術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方法和材料:我們分析了80例2-17歲兒童的耐藥顳葉癲癇病例,他們在2011-2016年接受了手術。采用兒童癲癇生活質量問卷和恩格爾癲癇手術預後量表對手術預後進行研究。

結果與結論:長期來看,54.5%的耐藥顳葉癲癇患兒術後預後達到Engel級,其生活質量亞量表語言、身體限製、精力/疲勞、整體生活質量均有顯著(p<0.05)正向變化。

關鍵字

顳葉癲癇;癲癇;癲癇手術;生活質量;孩子們


簡介

癲癇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兒童神經係統疾病之一,發生在0,9-2%的兒童[1,2]。顳葉癲癇約占所有癲癇病例的三分之一(30-35%)。即使在藥物的可用性和使用最佳的藥物方案的情況下,約30%的患者對治療沒有反應[4,5],這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了顯著的不利的社會和經濟影響[6]。

據信,盡管有致癇帶的局部性,但整個大腦都參與了癲癇的發生,這樣的“癲癇大腦”與健康的大腦[7]不同。兒童的發育障礙有時與頻繁的癲癇發作和抗癲癇藥物對發育中的大腦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有關,在這種情況下,癲癇的病因往往不那麼重要[7-14]。有合理的理由認為癲癇發作的嚴重程度對兒童心理社會狀態的負麵影響有待證實[10- 13]。癲癇患兒的認知功能和行為不僅在疾病的長期病程中受到損害,有時甚至在表現為[7]之前就受到損害。早期癲癇發作的患者,特別是兩歲之前就開始發作的患者,即使不存在智力障礙,也更有可能與認知和社會心理功能障礙相關[11,12,14]。盡管現代神經外科取得了成就,但極少有患者轉介接受手術治療[6,15,16]。一些作者稱微創癲癇手術是“世界上所有公認的醫療方法中最未被充分利用的一種”[16,17]。在一組癲癇患者中,尤其是兒童,最重要的方麵是癲癇發作自由和需要服用抗癲癇藥物,尤其是在早期[18- 20]。為實現這一目標,對該疾病的耐藥形式進行手術治療可以成為一種普遍接受和負擔得起的解決方案[4,21,22]。早期發作自由與兒童精神運動發育和整體生活質量的顯著改善相關[7,23]。

盡管關於成人和兒童癲癇手術的研究越來越多,但數據不足以提出高強度的建議(第一類和第二類),關於對該疾病的耐藥形式進行手術對生活的認知和社會心理領域,特別是對嬰兒的影響,能得出確切結論的就更少了。應用的手術、用於評估生活質量的問卷調查以及如何解釋有利的手術結果的顯著差異,使得比較不同國家研究人員獲得的結果非常困難。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手術治療對耐藥癲癇患兒癲癇發作頻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以製定篩選患者和選擇手術入路的最佳算法。

方法和材料

我們對80例2 - 17歲(М=10.5±0.45歲)診斷為耐藥顳葉癲癇的兒童的檢查和手術結果進行了回顧性和前瞻性分析,其中41例(51.25%)為男孩。病例曆史檔案包含了2011年至2016年期間在Polenov俄羅斯神經外科研究所小兒神經外科單元由一名外科醫生進行手術的每名患者的檢查和治療結果數據。對複雜檢查有助於定位致癇病灶的兒童應采用手術治療方法。手術治療的指征還包括2次或2次以上的無故癲癇發作、頻繁的致殘性癲癇發作和疾病的耐藥性進展。癲癇耐藥的標準是,如果18個月來癲癇發作頻率平均每月超過1次,且18個月期間沒有達到3個月以上的無癲癇發作期,在使用2種以上一線抗癲癇藥物治療18個月期間,癲癇發作控製不足或缺乏控製。在2/3的病例中,疾病持續時間超過3年。32.5%的兒童患有癲癇長達7年或更長時間。平均病程為6年(Mo=7年)。外科幹預的目的是去除癲癇病灶(全部切除顳葉的新皮層和/或古皮層區域-51.25%)和/或去除結構改變病灶(病變切除-32.5%)。6.25%的患者采用了多灶腦下切除術,10%的患者采用了其他類型的手術(內窺鏡切除囊腫壁、ONYX栓塞AVM、顳切開術)。 In 33 cases (41.25%), the methods were combined. The choi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strategy was based 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 manifestation and cours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sorders using neuroimaging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methods, as well as intraoperative diagnostics and morphometry data. The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Childhood Epilepsy (QOLCE) questionnaire [21] adapted by Melikyan EG, et al. [13]. Short-term (up to 1 year) and long-term (2 to 7 years) surgery outcom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Engel Epilepsy Surgery Outcome Scale (Engel J.., 1993). We recorded the patient data necessary for the study in the child’s personal card we have created, and entered these data in a spreadsheet in Microsoft Excel and Microsoft Access 2007 for Window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oftware systems STATISTICA 10.0 and IBM SPSS 22 for Windows. We used descriptive methods with calculation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frequencies for categorical variables (n, %) and mean magnitudes (mean values, mode and median) and dispersion (minimum and maximum values, standard deviation-SD) for continuous variables. To compare the proportions of categorical variables, we used χ2 Pearson correlations with Bonferroni corrections for multipair comparisons. To compare the Engel Score outcomes and QOLC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as well as for patient groups with Engel Class I and Engel Class II-IV surgery outcomes with their QOLCE results, we used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and MannWhitney U test. The analysis results were considered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a significance level p ≤ 0.05.

結果

從手術日期到收集長期預後數據的時間間隔為1 - 7年,平均為2.26±0.18年。研究了44例(55%)患者的長期(超過4年)手術結果。觀測時間為1 ~ 5.2年。長期來看,54.54%的患者達到Engel I級預後(無致殘性癲癇),29.54%的患者達到Engel ii級預後,11.35%的患者達到Engel iii級預後,4.54%的患者達到Engel IV級預後。1/2例患兒首發抗癲癇藥物為丙戊酸鹽,1/4-卡馬西平和奧卡西平,其餘為苯巴比妥7例,苯甲鬆1例,托吡酯2例,苯苯寧1例。80%的兒童有服用2種以上抗驚厥藥物的曆史,30%的兒童更換了4種或4種以上的藥物。入院時,40%的兒童接受了一種藥物治療,其他情況下,47.5%的兒童服用2種、7.5%-3種和2.5%-4種抗癲癇藥物。大多數病例(56.25%)的基本抗驚厥藥物是丙戊酸鹽,1/3的觀察是卡馬西平。60%的病例使用現代抗癲癇藥物(奧卡西平、左乙拉西坦、lacosamide、托吡酯、拉莫三嗪、佐尼沙胺、菲康帕)。14名(17.5%)兒童的抗驚厥藥物劑量超過了平均治療劑量,6名兒童的血清劑量增加證實了這一點。 Adverse outcome was more common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4 or more antiepileptic drugs (20%) when compared to children who received less than 4 anticonvulsants (72.41%) (p<0.01). The complications in the short term were partial CN III paresis in 1 child, transient hemiparesis in 2 and transient contralateral upper quadrant hemianopia in 2 children. No operation mortality was observed. In 2 patients after temporal lobectomy, an extra-temporal resection was required in a year (due to the revealed frontal lobe focal cortical dysplasia), and as a result, an Engel I outcome was achieved. In 1 patient after a temporal resection with a 50% reduction in seizures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and a vagus stimulator implantation the outcome was Engel I. One patient underwent the arachnoid cyst walls excision of the temporal lobe pole, but due to the seizures recurrence, a resection of cystic gliotic lesions in a temporal lobe was performed, and the outcome was Engel II. In 1 patient following the evacuation of the temporal lobe cyst and 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 in 3 months the temporal lobe was removed due to seizures recurrence. The study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using the QOLCE questionnaire, has identified higher values (Table 1) when assessing the Social Interactions, Soci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Behavior subscales in children (48.33 ± 10.1, 46.53 ± 6.58 and 46.37 ± 4.61 points,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ing the result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urgery on such quality of life subscales as Physical restrictions (+8.82), Attention/concentration (+4.97), Memory (+7.43), Language (+13.21), and QOL (+1.38) was identified. The Energy/Fatigue, Other Cognitive Processes, Social Interactions, Self Esteem and Behavior subscales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when compared to the preoperative condition. The number of negative values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ubscales increased. The postoperative values of Control/Helplessness, Stigma and General Health subscales decreased unexpectedly. In general, the surgery did not adversely affect the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 and even improved it in certain subscales.

次生氧化皮 術前
分數的意思
術後
分數的意思
平均值
變異
物理限製 20.74±5.53 29.56±4.52 8.82
能源/疲勞 45.83±2.95 44.53±3.78 -1.3
關注/濃度 31.11±7.85 36.08±5.99 4.97
內存 37.4±8.96 44.83±6.91 7.43
語言 31.4±8.9 44.61±6.49 13.21
其他認知 35.64±8.59 36.97±6.76 1.33
抑鬱症 45.6±4.52 41.54±3.14 -4.06
焦慮 43.05±5.6 39.09±3.61 -3.96
控製/無助 55.09±8.2 45.57±4.62 -9.52
自尊 40.97±3.73 46.33±4.35 5.36
社會互動 52.08±8.98 48.33±10.1 -3.75
社會活動 48.88±2.13 46.53±6.58 -2.35
恥辱 50±17.08 48.08±11.83 -1.92
行為 46.2±2.66 46.37±4.61 0.17
一般健康 41.67±10.2 35.3±3.75 -6.37
生命質量 41.67±5.89 43.05±6.33 1.38
總體生命質量 41.71±3.02 40.74±3.39 -0.97

表1:QOLCE亞量表評價術前、術後兒童生活質量的結果。

比較Engel Class I(無致殘性癲癇發作)和Engel Class II-V(罕見癲癇發作或癲癇發作無明顯變化)的結果組與手術結果的QOLCE問卷結果對比(表2)。

QOLCE分量表 船尾手術
恩格爾 恩格爾II-IV
的意思是 聖犯錯。 的意思是 聖犯錯。
物理限製 40歲的57 35歲,71年 92年±5日 18日,55 21日,87年 63年±4日
能源/疲勞 51歲的39 50 ±3,26 35歲,71年 37歲,5 ±6,35
關注/濃度 43歲,89年 55 97年±8日 24日,37 19日,37 ±3、6
內存 52歲,31 54歲的17 85年±9日 33歲,61 25 69年±7日
語言 53歲,16 56歲的25 ±9日6 33歲,63 34歲,37歲 ±82
其他認知 47歲,21 50 92年±9日 23日8 25 ±6,41歲
抑鬱症 41、67 43歲,75年 ±4,42 41歲的4 42歲,71年 78年±4日
焦慮 44歲的44 41、67 ±4、6 33歲的07年 30日21 ±5日11
控製/無助 50 56歲的25 ±6,42歲 39歲,87年 43歲,75年 ±6,43
自尊 41歲的11 40 ±3,51 53歲的04 50 57±8日
社會互動 72年,61年 75 ±72 27日08 16日,65 47±12日
社會活動 52歲,68年 56歲的25 79年±8日 41歲的15 45、83 77年±9日
恥辱 70年,83年 75 57±13日 28日,57歲 0 84年±15日
行為 54歲的44 51歲,47 17±6日 37歲的29 41、84 67年±5日
一般健康 41、67 50 17±4日 28日,12 25 67年±5日
生命質量 58歲的33 50 33±8日 27日,78年 25 51±6日
總體生命質量 50, 03 43、44 68年±4日 31日,46 31日,40 34歲的±2

表2:以手術結果評價兒童生活質量的結果。

長期來看,在比較認知功能狀態時,恩格爾i類手術結果組的語言功能有顯著改善(p=0,05)。與II-IV類結果相比,第一組的注意力/注意力、記憶和其他認知過程也有顯著改善(圖1)。

圖1:根據認知功能亞量表QOLCE問卷的術後患者預後特異性分布。

由於完全擺脫了致殘性癲癇,身體限製的程度大幅減少,家長們注意到孩子們的精力和對他們行為的積極影響。在能量/疲勞和身體限製分量表中,這些變化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圖2)。

圖2:根據QOLCE問卷在身體限製、能量/疲勞和行為亞量表中的術後患者結果特異性分布。

在恩格爾I級預後的患者中,生活質量和整體生活質量亞量表也有顯著改善(p<0,05)(圖3)。對一般健康亞量表沒有顯著影響。

圖3:根據一般健康、生活質量和整體生活質量量表中QOLCE問卷的術後患者預後特異性分布。

討論與結論

根據恩格爾癲癇手術結果量表(Engel Epilepsy surgery Outcome Scale)評估的手術結果對癲癇發作頻率的影響顯示,54.54%的患者在長期(3 - 7年)內擺脫了致殘性癲癇發作。這個值符合其他研究者獲得的有利結果的百分比[24,25]。

在比較術前和術後兒童的生活質量時,我們發現手術在社會互動和活動、行為、身體限製、專注力/注意力、記憶和語言等方麵的積極影響。總的來說,治療對大多數生活質量分量表的影響是中性或積極的。在恩格爾i類的良好結果中,生活質量指標發生了顯著(p<0.05)的積極變化。這些變化發生在語言、身體限製、能量/疲勞、生活質量和整體生活質量分量表中。獲得的數據與其他作者的結果相一致,他們也證明了語言功能、精力和身體功能、行為、自尊、情緒功能和一般健康[7]的改善。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沒有改變抗癲癇藥物的治療後,但在一些情況下,劑量是調整的。人們會預期藥物使用的數量和劑量會有所減少,這些變化可能有助於在一些研究參數的術後獲益。為了產生高強度的建議,有必要對大量患者進行進一步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並詳細分析影響手術結果的因素與兒童心理社會健康之間的關係。為了更準確地評估患者手術前後健康指標的變化和生活質量,還需要對患者術前檢查的算法進行標準化,並使用等效的心理測量工具。


參考文獻

  1. Baumer FM, Cardon AL, Porter BE(2017)兒童癲癇的語言功能障礙。兒科雜誌194:13-21。[Ref。
  2. Guzeva OV, Guzeva VI, Guzeva VV, Okhrim IV, Maksimova NE等(2017)癲癇患兒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的評估結果。兒科8:32-43。[Ref。
  3. Baxendale S, Thompson P(2018)癲癇手術中的危險信號:識別為不成功的手術結果付出高認知代價的患者。癲癇行為學雜誌78:269-272。[Ref。
  4. Warf B(2016)癲癇手術:需要全球接受和獲取。柳葉刀神經雜誌15:898-899。[Ref。
  5. Holm E, Foged MT, Beniczky S, Jespersen B, Brennum J等(2018)丹麥癲癇手術方案的療效。神經學報137:245-251。[Ref。
  6. 關傑,Karsy M, Ducis K, Bollo RJ(2016)小兒癲癇的手術策略。翻譯兒科5:55-66。[Ref。
  7. Ramantani G, Reuner G(2017)兒童癲癇手術中的認知發展。神經科學49:93-103。[Ref。
  8. Qualmann KJ, Spaeth CG, Myers MF, Horn PS, Holland K, et al.(2017)小兒癲癇手術:中樞神經係統共病在患者及其家屬中的預後價值。兒童神經雜誌32:467-474。[Ref。
  9. Mukhin K Yu, Pylaeva OA(2017)癲癇患者認知和精神障礙的形成:與疾病和治療相關的各種因素的作用(文獻和病例報告綜述)。中華神經科學雜誌12:3-13。[Ref。
  10. Sabaz M, Lawson JA, Cairns DR, Duchowny MS, Resnick TJ等(2006)癲癇手術對兒童生活質量的影響。神經病學66:557-561。[Ref。
  11. Reuner G, Kadish NE, Doering JH, Balke D, bste -S S(2016)小兒癲癇早期病程中的注意和執行功能。癲癇行為學研究60:42-49。[Ref。
  12. Kanner AM(2016)癲癇精神和神經共病的管理。神經神經12:106-116。[Ref。
  13. Melikyan EG, Gekht AB(2011)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Lechebnoe delo 1:4 -9。
  14. Nickels KC, Zaccariello MJ, Hamiwka LD, Wirrell EC(2016)兒童癲癇的認知和神經發育共病。神經神經12:465-476。[Ref。
  15. Wiebe S(2016)癲癇:獲得護理是否影響癲癇手術的使用?神經神經12:133-134。[Ref。
  16. 馬瑪特漢諾夫,謝謝華(2008)癲癇的診斷與進展。SPb: Desyatka 264。
  17. Schiltz NK, Fernandez-BVG(2018)流行病學家的觀點:用微創技術解決癲癇手術治療的差距。癲癇文獻142:179-181。[Ref。
  18. Shen A, Quaid KT, Porter BE(2018)兒童癲癇手術延遲:護理者的視角。癲癇行為學78:175-178。[Ref。
  19. khaachatryan VA, Mamatkhanov MR, Shershever AS(2016)癲癇。秋明:Izd-vo秋明大學544c。
  20. Cross JH, Vezyroglou K(2017)選擇合適的癲癇患兒進行手術。兒童保健6:287-291。[Ref。
  21. Sabaz M, Cairns DR, Lawson JA, Nheu N, Bleasel AF,等(2000)癲癇兒童一種新的生活質量測量方法的驗證。癲癇41:765-774。[Ref。
  22. Lebedev KE, Mamatkhanov MR(2016)癲癇手術治療的適應症和一般原則(綜述)。內羅基爾烏爾吉亞與內羅基爾吉亞特斯科戈沃茲拉斯塔2:66-78。
  23. Abramov KB, Asatryan EA, Tadevosyan AR(2017)癲癇手術的當前問題。3: 36-48。
  24. 崔SA, Kim SY, Kim H, Kim WJ, Kim H等(2017)小兒孤立性局灶性皮質發育不良癲癇手術療效及預測因素。癲癇文獻139:54-59。[Ref。
  25. Hosoyama H, Matsuda K, Mihara T, Usui N, Baba K,等(2017)85例小兒癲癇手術10年以上隨訪的長期結果:回顧性調查19:1-10。[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文章類型:研究文章

引用:Abramov KB, Sarsembayeva DA, Ivanov AY, Odintsova GV, Khachatryan WA,等(2018)耐藥顳葉癲癇手術治療後兒童生活質量的變化。神經生物學雜誌4(2):dx.doi.org/10.16966/2379-7150.149

版權:©2018阿布拉莫夫KB,等。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2018年8月22日

  • 接受日期:2018年9月17日

  • 發表日期:2018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