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學與神經生物學

全文

病例報告
膠質瘤術後新發卒中:一例報告及文獻複習

Spallone一1、2 *Lavorato L1迪卡普米1

1臨床神經科學部-神經外科科,NCL(拉丁姆神經中心)-神經醫學,羅馬,意大利
2天主教大學“我們的良師女士”,阿爾巴尼亞地拉那

*通訊作者:Spallone A,臨床神經科學部-神經外科,意大利羅馬latum神經中心,電話:06763741;電子郵件:segreteria1@nclroma.it


摘要

腦膠質瘤術後發生腦卒中是一種罕見的並發症,通常與術中技術困難導致嚴重血管閉塞有關。腦膠質瘤術後發生缺血性中風的時間相對較晚,但顯然並不複雜,這是一個極為罕見的事件。我們在此報告一例64歲男性患者,在一次明顯不複雜,但技術要求很高的深層顳葉膠質瘤全切除兩周後發生中風,並討論這一雖然極其罕見的病理事件的可能影響。

關鍵字

神經膠質瘤;手術;中風;缺血性

簡介

腦膠質瘤術後發生腦卒中是一種罕見的並發症,通常與術中技術困難導致嚴重血管閉塞有關。術後腦卒中對術後生活質量有負麵影響,並可能對膠質瘤患者的術後生存產生負麵影響。

腦膠質瘤術後較晚發生缺血性中風是一種極為罕見的事件:在一個單一機構的大型病例係列中,6500例中有20例(0.03%)最近報告了[2]。我們報告在這裏的一個64歲的男子誰發展中風兩周後,顯然不複雜,雖然技術要求,全麵去除深層顳神經膠質瘤。

病例報告

一名64歲右撇子男性於2015年5月入院,經ct掃描(CTscan)診斷為腦內右顳葉病變。總的檢查結果平平無奇。該患者長期吸煙,因輕度動脈高血壓正在接受治療。未發現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磁共振造影(MRI)和MRI血管造影顯示,右側大腦中動脈(MCA)右側M2-M3分支上脫位,圓形顳島病變不規則強化(圖1)。

圖1:(A,B)術前造影MRI(軸向種子血管MRI)。

患者在入院兩天後接受清醒下的腫塊全切除。手術是順利的,盡管移除腫瘤最深處需要在高倍鏡下仔細剝離一些緊密附著的M3分支,這些分支被小心地尊重。患者左側四肢有輕微的運動無力,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手術後幾小時內行走,幾天後消失。術後ct掃描(圖2)顯示,在手術腔深周部有一些造影增強,這被解釋為可能的腫瘤殘留,盡管術中顯示完全切除。翌日進行的造影MRI顯示病灶完全切除(圖3)。術後類固醇治療逐漸減少,患者於術後第6天出院th

圖2:術後對比CT。

圖3:術後MRI造影(T1軸位)

15天後,由於突然發生左偏癱,他再次急診入院。緊急ct掃描顯示隻有局部腫脹。MRI顯示右側MCA區域早期缺血,血管MRI顯示頸內動脈(ICA)在其分叉處可能發生一些痙攣,MCA閉塞(圖4)。

圖4:MRI和血管MRI (DWI和血管軸向)。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他的重度偏癱有輕微的改善,病人被轉診到其他地方進行可能的放射治療。在等待期間,他的手術部位出現了明顯的腦脊液積累,這對局部治療無效,需要植入單分流閥,之後皮瓣腫脹消退。隨後,他被送入腫瘤科進行術後放療和化療,但很快由於繼發肺炎而中斷。治療初期取得了成功,但後來複發,最終導致他在手術後4個月,中風後3個半月死亡。最後一次ct掃描仍未見腫瘤殘留(圖5)。患者按操作標準行腦膠質瘤切除手術。隨後進行CT掃描和MRI (1.5T)放射學檢查。

圖5:造影CT顯示腫瘤無複發。

討論

膠質瘤術後中風對腦膠質瘤術後的生活質量和最終生存期有負麵影響,盡管在最近發表的一份大型病例材料[2]中,術後生存期似乎與術後發生的中風沒有高度相關。

術後中風通常被認為是手術中技術故障的結果。腦卒中發生在膠質瘤手術後的晚期(2 - 3周),且涉及相同的血管區域,是一種極其罕見的事件(0.03%),相當難以解釋。仔細查閱相關文獻,研究膠質瘤手術對局部腦動脈網絡的影響及其臨床後果的論文不超過7篇[1-7]。

術後血管痙攣在膠質瘤手術後的患者中檢測到的比例很高(23-48%)[2,4,5],在一個經過詳細描述的病例[3]中與術後卒中的晚期發生有關。這可能提示在深部膠質瘤包裹或緊密附著顯著動脈分支的情況下,要謹慎進行長時間的剝離和積極的腫瘤切除。

在目前的患者中,摘除病變最深處需要仔細的對腫瘤緊密粘附的一些M3分支進行顯微解剖。術後早期ct掃描對照顯示一些局部強化,最初被認為是腫瘤殘留(盡管術中印象為完全切除),而第二天的MRI對照證實術中印象為完全切除。我們將這種差異歸因於MRI的技術優勢。我們現在想知道早期CT中心顯示的造影後增強是否可以解釋為“造影滲漏”現象,這種現象可以在SAH(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嚴重血管痙攣病例中觀察到。

術後過程相當平穩。兩周後,患者因同側mca閉塞相關中風再次入院。腦卒中後的臨床過程從來都不是良性的,患者在術後4個月死於繼發的呼吸道並發症,沒有出現腫瘤複發的跡象。除患者為吸煙者外,未發現明顯的血管危險因素。我們想知道血管痙攣是否可能是MCA閉塞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靠近重要動脈分支的長時間剝離可能促進了這種現象,盡管這些血管在手術後似乎很通暢,而且距離MCA閉塞的位置相當遠。中風涉及相同的血管區域,這表明腫瘤切除和後來發生的中風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如果排除導致血管閉塞的手術創傷,如本例,血管痙攣及其向主要分支的逆行擴散可能是一個合理的解釋。正如其他人[1,7]所建議的,這可能是對在存在明顯血管包膜或緊密血管附著於腫瘤邊界的情況下嚐試完全切除腫瘤的警告。另一方麵,留下腫瘤殘餘,特別是在高級別膠質瘤中,就術後出血和/或腦腫脹而言,代表著“本身”的重大風險,這意味著適當的手術策略留給了明智的判斷和外科醫生的經驗,他們應該記住,在切除深層膠質瘤時操縱血管是有風險的;即使在手術結束時血管仍然完好,中風也可能在之後發生,盡管這種情況極為罕見。

本例患者術後血管痙攣,我們未采取任何預防措施。如果我們假設血管痙攣會在卒中的後期發生中起作用,那麼應該考慮術後預防性使用眾所周知的藥物預防措施,如尼莫地平和類似的藥物,盡管這種病理條件的極端罕見似乎不能讓我們對特定的主題得出明確的結論。

結論

總之,術後血管痙攣在膠質瘤術後腦卒中晚期發生中的作用,雖然可能,但仍有待推測。

參考文獻

  1. Bullitt E, Ewend M, Vredenburgh J, Friedman A, Lin W,等(2009)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治療過程中血管形態變化的計算機評估:1例4年多時間的MRA連續成像報告。神經影像47補充2:T143-T151。[Ref。
  2. Kamiya-Matsuoka C, Cachia D, Yust-Katz S, Rodriguez YA, Garciarena P等。(2015)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神經膠質瘤患者缺血性卒中。安德森癌症中心。中華神經科雜誌25(4):359 - 364。[Ref。
  3. Chen H, Cebula H, Schott R, Dietemann JL, Froelich S(2011)合並缺血性卒中的多形膠質母細胞瘤病例報告及文獻複習。神經放射醇雜誌38:304-307。[Ref。
  4. Dützmann S, Gebler F, Bink A, Quick J, Franz K,等(2012)膠質瘤手術缺血風險:首次和重複手術的比較。中華神經科雜誌1:32 - 32。[Ref。
  5. Gempt J, Förschler A, Buchmann N, Pape H, Ryang YM,等。(2013)新診斷和複發膠質瘤切除術後術後缺血改變及其臨床意義。神經外科雜誌118:801-808。[Ref。
  6. Heimans JJ, Reijneveld JC(2012)腦瘤患者腦網絡的影響因素。中華神經科雜誌108:231-237。[Ref。
  7. 李誌剛,李誌剛,李誌剛(2007)腦膠質瘤手術中腦卒中的預防。神經物理臨床37:383-389。[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文章類型:病例報告

引用:Spallone A, Lavorato L, Di Capua M(2016)膠質瘤術後新發卒中:一例報告及文獻複習。神經生物學雜誌3(1):doi http://dx.doi。org/10.16966/2379 - 7150.134

版權:©2016斯帕龍·A等人。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2016年10月22日

  • 接受日期:2016年11月22日

  • 發表日期:2016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