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髒病學與腎衰竭- Forschen科學

全文

研究文章
腎小管上皮細胞攝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引起質膜微域組成和信號轉導的改變

伊夫林人1Sandrine Florquin2Gerd施密茨1Jaklien C Leemans2埃琳娜Rampanelli1、2 *

1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研究所
2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病理學係

*通訊作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UMC)病理學係電子郵件:e.rampanelli@amc.uva.nl


摘要

在世界範圍內,肥胖和代謝綜合征的發病率在過去幾十年裏急劇增加,目前影響人們的年齡越來越小。腎功能下降是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之一;內髒肥胖和血清血脂異常是慢性腎髒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肥胖可通過脂質介導的病理途徑獨立於高血壓和糖尿病引發腎髒疾病。在我們之前的研究中,我們已經確定脂質誘導的代謝性腎損傷包括溶酶體穩態的破壞、溶酶體多層體的產生、分解代謝途徑的衰減、膽固醇和磷脂的積累、氧化應激和線粒體損傷,導致整體的小管細胞損傷和功能障礙。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研究了腎小管細胞吸收低密度脂蛋白的影響,發現小管細胞加載低密度脂蛋白,特別是氧化形式的脂蛋白,通過增加富含膽固醇和神經酰胺的膜微域的形成,改變了質膜的組成。這進而影響管狀細胞對表皮生長因子刺激的反應能力,包括細胞增殖率、信號激活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細胞膜可用性。

因此,在腎髒細胞中,過多的脂質攝取不僅會破壞細胞內細胞器的內穩態,還會對質膜產生不利影響,從而抑製細胞的信號和通信。

關鍵字

脂質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神經酰胺;飲食;脂質;腎髒;慢性腎病;等離子體膜


簡介

世界範圍內的肥胖流行已成為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包括腎髒疾病[1]在內的器官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肥胖,特別是內髒性肥胖,會使個體有患慢性腎髒疾病(CKD)的風險[2-5]。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超載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內膽固醇和磷脂的聚集,特別是在溶酶體和自噬體細胞器中,形成大型多層體(mlb)[6,7],這是溶酶體儲存病(LSD)和磷脂沉積症的典型特征[8,9]。除了引發溶酶體間室的不穩定和功能障礙外,LDL負載還會引發線粒體損傷、自噬,最後是管狀損傷和管狀吸收特性的損害[7]。

膜筏是小的,高度動態的富含甾醇和鞘磷脂的結構域,為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和啟動信號級聯[10]提供平台。因此,它們在分隔細胞過程和促進細胞間通訊方麵非常重要,因為木筏聚集了許多特定的細胞表麵受體,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11,12]。

大多數膽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在人體血液中運輸,低密度脂蛋白以核-殼結構組織。脂質核心主要包含三酰甘油、膽固醇酯(CE)和一些未酯化的遊離膽固醇(FC),而外殼由磷脂(主要是磷脂酰膽堿和鞘磷脂)、大部分遊離膽固醇和一個載脂蛋白B-100 (ApoB-100)組成,載脂蛋白B-100是LDL受體(LDLR)的主要配體[13,14]。一旦與LDL受體結合,LDL迅速內置於包被網格蛋白的囊泡中,並傳遞到早期核內體。因此,LDLR被循環到質膜,LDL被運輸通過晚期核內體到溶酶體,其中酸水解酶將LDL-CE轉化為自由膽固醇。因此,遊離膽固醇可用於新膜的合成,並被運送到其他細胞間室,如內質網(ER)和質膜[15]。

在活性氧存在的情況下,原生LDL (nLDL)被氧化,導致極性外層脫落,ApoB蛋白構象改變,並形成新的複合產物,如神經酰胺、氧甾醇、氧化磷脂和溶血磷脂。由於在LDL氧化過程中ApoB的折疊和新的免疫原性表位的產生,氧化的LDL (oxLDL)主要不被LDLR識別,而是被先天免疫模式識別受體(如toll樣受體- tlr -4和-2)和清掃劑受體(如CD36, SR-BI, LOX-1)識別[13,16,17]。

oxLDL水平升高與血漿高膽固醇血症相關[18-20],並與冠狀動脈疾病(CAD)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風險增加相關[21-23]。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關注了原生和氧化LDL對質膜微域(膜筏)的影響以及改變膜脂筏組成的下遊效應。

本研究表明,在腎小管上皮細胞(TEC)中,特別是在氧化時,LDL顆粒的攝取會改變質膜脂質組成,影響細胞增殖,以及表皮生長因子(EGF)誘導的信號傳導和質膜上EGF受體的可用性。這些數據表明,脂質負載改變了細胞膜的生物物理特性,從而可能使膜脂/蛋白平台的信號功能喪失。

結果
氧化的LDL是富含膽固醇和神經酰胺的質膜微域的主要誘導劑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們發現給小鼠喂食高膽固醇的西式飲食會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內的異位脂質沉積[6,24]。對西餐小鼠腎髒組織的脂質組學分析表明,與對照組[6]小鼠腎髒相比,西餐小鼠腎髒中的自由膽固醇、脂肪酸和幾種磷脂明顯增加。

吸收後,通過在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下,LDL顆粒被運輸到溶酶體,在那裏酸水解酶開始降解LDL- ce、-甘油三酯和-磷脂。LDL溶酶體消化產生的自由膽固醇被運輸到包括質膜[15]在內的其他細胞隔室。因此,在第一組實驗中,我們使用熒光標記的霍亂毒素B亞基(CTB)來研究培養的TEC質膜中富含膽固醇的微域(脂筏)的變化,CTB選擇性地結合脂筏的標記物神經節苷GM1[25-27]。

用流式細胞術(FC)測量膽固醇-脂質筏顯示了質膜膽固醇的時間依賴性增加(第3天和第5天),特別是在oxLDL攝取後(圖1A)。

圖1:nLDL/oxLDL加載後的質膜改變。
(A)用霍亂毒素B (CTB)-FITC (FC)染色的HK2細胞富含膽固醇的質膜微域的流式細胞術(FC)數據分析。用nLDL/oxLDL-處理細胞的MFI減去lps處理對照組(Ctr)的平均熒光強度(MFI)。
(B)用fitc標記的二抗染色的HK2細胞表麵神經酰胺結構域的FC分析。與Ctr LPDS組比較MFI的差異。LPDS(綠色),nLDL(藍色)和oxLDL(紅色)處理細胞的直方圖峰值。
第3天(A, B)和第5天(A)的測定。數據以平均值±SEM表示;* * * P < 0.05, P < 0.01, * * * P < 0.001。每個點代表從一個血漿供體中分離出的LPDS/LDL的一個獨立實驗的平均值。

在肥胖人群組織中異位積累的脂質物種中,神經酰胺受到了廣泛關注,其在病理生理學上與胰島素信號通路和細胞內葡萄糖處理的損傷有關[28-30]。神經酰胺是膜排的第二種主要脂質成分[10,31],通過棕櫚酸鹽和絲氨酸的縮合重新合成,或通過酸性或中性鞘磷脂酶(aSMase /nSMase)[32]作用下的鞘磷脂(SPM)分解而積累。

由於nLDL和oxLDL都含有相當多的SPM和神經酰胺[13],我們檢查了nLDL和oxLDL處理後富含神經酰胺的質膜微域的存在。細胞表麵神經酰胺的FC染色顯示,在刺激3天後,oxLDL顯著增加了質膜神經酰胺含量(圖1B)。因此,LDL,在其原生和氧化形式,改變質膜微域。

LDL負荷損害TEC增殖速率和信號激活

脂質筏/微域被認為是配體-受體相互作用的平台,通過提供富含受體、脂質和蛋白質效應器的微環境來激活[33]信號。

細胞周期分析顯示,長時間暴露於nLDL或oxLDL(5天)可抑製TEC增殖(圖2A)。與對照組和非低密度脂蛋白治療條件相比,oxLDL治療5天消除了EGF刺激誘導的增殖率增加(圖2B)。相應地,在LDL暴露5天後,EGF誘導的信號傳導也受到了損害,這可以從EGF受體及其下遊信號分子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磷酸化率降低中看出(圖2C)。為了顯示因果關係,我們使用甲基-β-環糊精(MβC)來降低膜膽固醇含量。nLDL加載5天後,MβC顯著增加增殖細胞數量(圖2D)。此外,在nLDL治療期間,m β c介導的膜膽固醇消耗增強了EGFR在質膜上的可用性,通過細胞表麵對FC的EGFR染色進行評估(圖2E)。這些數據表明,過多的膜富含膽固醇結構域對細胞增殖和可能的受體啟動信號傳導有負麵影響。

圖2:低密度脂蛋白暴露會損害管狀細胞的增殖和信號轉導能力。
(A) HK2增殖細胞相對於對照細胞的百分比等於1;流式細胞術細胞周期分析。
(B) nLDL/oxLDL加載後細胞對EGF的增殖反應;%增殖細胞相對於對照組(=1)。
(C) Western blot顯示在過去24小時內暴露於nLDL/oxLDL和伴或不伴EGF刺激5天後EGFR和PI3K的磷酸化率;β-肌動蛋白作為負荷對照。強度歸一化控製。
(D)使用nLDL治療5天後測量的增殖細胞百分比,伴有或不伴有m β c依賴性膜膽固醇消耗。對照組的平均熒光強度(MFI)減去nLDL/ oxldl處理細胞的MFI。
(E)在MβC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下,5天nldl處理的HK2細胞表麵EGF受體的染色。數據顯示為MFI差異。
(A-E)第5天的化驗。意味著±掃描電鏡;* * * P < 0.05, P < 0.01, * * * P < 0.001。點是不同血漿供體的lds /LDL分離實驗的平均值。

oxLDL的攝取會引發細胞凋亡

富含神經酰胺的微域作為信號平台參與細胞凋亡[34]等過程。通過Annexin V染色,我們發現暴露於oxLDL 3天會觸發TEC的凋亡(圖3A)。

圖3:oxLDL引發細胞凋亡。
(A) Annexin V-FITC+凋亡細胞比對照增加1倍。散點圖顯示Ctr(藍色)和oxldl處理的HK2細胞(紅色)。
(B)穩定表達靶向ATG5 shRNA的oxldl處理細胞的凋亡。與表達非靶向(NT) shRNA的細胞相比,ATG5敲除細胞中% Annexin V-FITC+的折疊變化。
(A, B)加載3天後進行的所有試驗。數據以平均值±SEM表示;* * * P < 0.05, P < 0.01, * * * P < 0.001。每個點都是來自不同血漿供體的獨立實驗的平均值。
(C)在穩定表達靶向ATG5表達shRNA或非靶向(NT) shRNA的慢病毒構建的HK2細胞中ATG5基因表達的QPCR分析。

在我們早期的研究中,我們發現LDL加載也會觸發TEC[7]中的自噬,我們使用穩定表達靶向ATG5的短發夾(sh)RNA的細胞來抑製細胞內的自噬通量。ATG5的下調使TEC更容易受到oxld誘導的凋亡(圖3B),這表明自噬是細胞在代謝超載期間的一種保護機製,可能是通過細胞清除被破壞的溶酶體並阻止其內容體在細胞質中的泄漏[35,36],從而減少凋亡誘導。圖3C顯示了ATG5表達與表達非靶向性(NT) shRNA的細胞的對比。

討論

我們和其他人已經證明了營養過剩與腎髒損傷、炎症和纖維化的出現之間的因果關係,這些都是CKD的特征[6,24,37-42]。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在腎小管上皮細胞水平上展示了腎髒脂肪毒性的一個新方麵,它在腎髒生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我們報告了nLDL/oxLDL暴露後TEC質膜膽固醇和神經酰胺含量的增加,這似乎改變了對EGF反應的增殖和信號轉導。延長nLDL/ oxLDL的負荷降低了管狀細胞的增殖速率,並在增殖和信號轉導方麵損害了它們對表皮生長因子的響應。令人驚訝的是,oxLDL在治療5天後消除了EGF增加TEC增殖率的能力。此外,LDL攝取對EGF介導的細胞內信號傳導有負麵影響,這可以通過EGF受體和PI3K的磷酸化率降低來評估。

在被吸收和運輸到溶酶體後,ldl -膽固醇酯被降解為遊離膽固醇,最終被運送到細胞的其他部位,如質膜。隨著LDL溶酶體分解後越來越多的膽固醇被轉運到質膜,質膜膽固醇含量的增加會破壞脂筏組成(受體/脂質/信號蛋白),並可能抑製EGFR的轉運/周轉,EGFR定位於膽固醇富集的膜結構域[12]。因此,nLDL/oxLDL加載後,細胞的增殖和對EGF的應答信號被改變。在3T3細胞中,膽固醇水平被證明可以調節egfr介導的信號轉導;Pike等人報道,MβC消耗細胞膜膽固醇能極大地增強表皮生長因子結合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自磷酸化[43]。因此,我們發現MβC消耗細胞膜膽固醇可以增強細胞複製和質膜上EGFR的可用性。

因此,脂質負荷的後果不僅限於改變質膜的生物物理特性,而且可能通過取代脂質筏上的聚集蛋白而擴展到細胞功能。

飽和脂肪酸和神經酰胺是LDL顆粒的組成部分,它們在溶酶體LDL分解後被釋放。神經酰胺是鞘脂代謝的中心中間體,在糖尿病和肥胖期間增加[30,44]。在營養超載的情況下,飽和脂肪酸的過量攝取實際上可能導致新創絲氨酸棕櫚酰轉移酶作用下棕櫚酸酯生成神經酰胺[30,44]。神經酰胺被證明促進肥胖相關疾病,主要通過抑製蛋白激酶B PKB/Akt(胰島素通路[45]的中心介質)促進炎症和胰島素抵抗。的確,血漿和組織中幾種神經酰胺的水平與胰島素抵抗[30]相關。

之前在巨噬細胞[27]中描述過oxLDL攝取後形成神經酰胺富集的筏結構域。通過活性鞘磷脂酶(SPMase)的鞘磷脂/神經酰胺轉化可產生細胞膜神經酰胺豐富平台,已知oxLDL可促進SPMase活性[27,46,47]。過量的營養也可能導致飽和脂肪酸的過量攝取新創絲氨酸棕櫚酰轉移酶作用下棕櫚酸酯生成神經酰胺[30,44]。LDL顆粒中含有脂肪酸和神經酰胺,LDL溶酶體分解後在細胞內釋放。在應激刺激(即炎症、TNF-α和IL-1)的反應中,神經酰胺介導許多不同的細胞通路,包括凋亡、細胞衰老、細胞增殖阻滯、細胞內運輸、胰島素抵抗和炎症[32,48-51]。

在管狀細胞中,多數氧化LDL可引起細胞凋亡。考慮到隻有oxLDL可以提高神經酰胺質膜水平,並且考慮到神經酰胺平台在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假設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合理的。在內皮細胞中,通過膜鞘磷脂酶激活[52]產生神經酰胺,發現oxLDL衍生的中性脂質,如羥甾醇,負責誘導oxLDL凋亡的活性。在我們之前的研究中,我們揭示了小管上皮細胞暴露於LDL誘導溶酶體磷脂積累,因此觸發溶酶體破壞,因為溶酶體超載未消化的脂質貨物[7]。內溶酶體內容物釋放到細胞質中是凋亡的觸發器,在早期是自噬的觸發器[8,35,53]。

綜上所述,質膜脂質含量的改變可能通過取代通常定位於或與膽固醇膜結構域相關的受體或信號傳導效應或蛋白質來破壞信號傳導,從而影響細胞的通訊和對修複過程中基本生長因子的響應。這可能與移植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損傷後異體移植物存活尤其相關。事實上,肥胖和代謝綜合征是腎移植受者異體移植物丟失和腎功能不良的危險因素[54-56]。

方法
低密度脂蛋白的分離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

在[7]的補充信息中提供了LDL分離和氧化協議的詳細描述。簡單地說,通過順序kbr -密度梯度超離心(UC)步驟(轉子70Ti, Beckman)從300-400毫升健康供體血漿中分離LDL顆粒。按此計算添加溴化鉀KBr gr=血漿體積ml × 0.019,第一次UC (58000 rpm 22h 4℃)後,丟棄含有極低密度和中密度脂蛋白(VLDL, IDL)的頂部組分。KBr的加入量如下:KBr gr=Volume ml × 0.066;在第二次UC (58000 rpm 22h 4°C)後,收獲上部LDL。其餘血漿再離心2次(48000 rpm 48h 4℃),分離脂蛋白缺乏血清(底相LPDS)。LDL和LPDS均在3l PBS/EDTA中透析(使用Servapor透析管)3次(每次2h),然後在3l PBS中透析(每次3 × 2h)。

氧化LDL, CuSO4LDL組分以1mg蛋白/ml濃度透析,3l PBS含5µM CuSO4在4℃下放置36小時。隨後對oxLDL進行抗PBS/ EDTA和PBS透析[7,57]。

選擇健康血漿供體的標準為健康血糖(60-100 mg/dl)和血脂水平(膽固醇60-200 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 35-55 mg/dl,低密度脂蛋白30-150 mg/dl,脂蛋白A <30 mg/dl,甘油三酯20-200 mg/dl)、體重指數(BMI<25)、ApoE3/E3基因型和年齡(<45歲);如前文[7]所述,每位捐贈者均獲得書麵知情同意。德國雷根斯堡大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了所有程序。

細胞培養和測定程序

HK2腎小管上皮細胞培養如前所述[7];在體外持續3天或5天:細胞在含有脂蛋白缺乏血清(LPDS,對照)的Dulbecco 's Modified Eagle Medium DMEM (Gibco)或5µg/ml nLDL或oxLDL[7]中培養。中號每隔一天更換一次。EGF (20 ng/ml, R&D Systems)刺激在5天實驗的最後24小時進行。甲基-β-環糊精(5mm, Sigma-Aldrich)在第2天和第4天消耗膜膽固醇30分鍾,持續5天。

基因沉默

用含有shRNA的慢病毒顆粒在8µg/ml聚苯乙烯(Sigma Aldrich)存在下轉導產生穩定的敲除細胞;轉導後48h用10µg/ml嘌呤黴素(Sigma Aldrich)篩選細胞。使用GENIUS DNA轉染試劑(Westburg)和pMD2轉染HEK293T細胞產生慢病毒顆粒。G/VSVG (Addgene 12259), pPAX2 (Addgene 12260)和慢病毒pLKO。1個shRNA載體(Addgene 10878),µg/ DNA比值為6:15:20。抑製自噬,即pLKO。1vector (Addgene 10878) containing an shRNA insert targeting human (h) ATG5 (TRCN0000150940) was used.

流式細胞術染色分析

流式細胞術染色質膜膽固醇、神經酰胺、EGFR、磷脂酰絲氨酸和核DNA在FACSCanto II (BD Biosciences)上可視化;使用FlowJo軟件(TreeStar)進行數據分析。細胞表麵富含膽固醇的結構域用fitc標記的霍亂毒素B亞基(2.5µg/ml, SigmaAldrich)進行染色,該亞基與脂質筏中存在的GM1神經節苷結合[25- 27]。質膜神經酰胺用小鼠抗神經酰胺單克隆抗體IgM(1:20,克隆MID 15B4, Alexis)染色,然後用山羊抗小鼠IgM Alexa Fluor 488偶聯(Invitrogen Molecular Probes)染色。通過抗EGFR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ies)染色檢測細胞表麵EGFR的表達,然後用Alexa Fluor 488偶聯的抗兔IgG (Invitrogen Molecular Probes)進行檢測。為了測量凋亡細胞,對Annexin V結合緩衝液(BD Pharmingen™凋亡檢測試劑盒)中的表麵磷脂酰絲氨酸進行Annexin V染色。在含有10µg/ml碘化丙啶(Invitrogen)和250µg/ml RNAse a (Macherey-Nagel)的PBS溶液中進行DNA染色,在酒精固定過夜後評估細胞周期分析。

基因表達分析

用Trizol試劑(Invitrogen)從細胞中提取總RNA。利用oligo-dT引物將RNA轉化為cDNA。采用SYBR GreenSensiMix (Bioline)在LightCycler®480係統(Roche)上進行實時定量PCR (QPCR)。采用線性回歸分析SYBR綠色染料強度,基因表達歸一化為管家基因TATA-box binding protein (TBP)。每個基因的寡核苷酸引物序列(5 '→3 ')為:

TBP向前CAGGAGCCAAGAGTGAAGAAC反向GGAAATAATTCTGGCTCATAGCTACT, ATG5向前GTTTGTCCTTCTGCTATTGATCC反向TCAGATGTTCACTCAGCCACT。

統計數據

統計學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比較采用Dunnett檢驗或Mann-Whitney U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數據以平均數和平均數的標準誤差(SEM)表示。在點狀圖中,每個點代表從一個血漿供體中分離出的LPDS/LDL的一個獨立實驗的平均值。


參考文獻

  1. Kovesdy CP, Furth S, Zoccali C(2017)肥胖與腎髒疾病:流行病的隱藏後果。《兒童健康疾病雜誌》27:85-92。[Ref。
  2. Hsu CY, McCulloch CE, iri不育C, Darbinian J, Go AS(2006)體重指數與終末期腎髒疾病風險。安實習醫學144:21-28。[Ref。
  3. Iseki K, Ikemiya Y, Kinjo K, Inoue T, Iseki C,等(2004)篩查隊列中體重指數與終末期腎髒疾病發展的風險。腎髒Int 65: 1870-1876。[Ref。
  4. Pinto-Sietsma SJ, Navis G, Janssen WM, de Zeeuw D, Gans RO,等(2003)中心體脂肪分布與腎功能損害相關,即使是在瘦弱受試者中。中華腎髒雜誌41:733-741。[Ref。
  5. Kwakernaak AJ, Zelle DM, Bakker SJ, Navis G(2013)中心體脂肪分布與不依賴於體重指數的不利腎髒血流動力學相關。中華醫學會免疫學雜誌24:987-994。[Ref。
  6. Rampanelli E, Ochodnicky P, Vissers JPC, Butter LM, Claessen N,等(2018)過量的膳食脂質攝入引發了一種獲得性的腎髒溶酶體脂質儲存疾病。中草藥。[Ref。
  7. Rampanelli E, Orsó E, Ochodnicky P, Liebisch G, Bakker PJ,等(2017)代謝性損傷誘導的NLRP3炎性小體激活抑製磷脂降解。科學報告7:2861。[Ref。
  8. Schmitz G, Grandl M(2009)巨噬細胞內溶酶體磷脂化和胞質脂滴的儲存和釋放。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報1791:524-539。[Ref。
  9. Schmitz G, Muller G(1991)層狀體的結構和功能,參與細胞脂質的儲存和分泌的脂-蛋白複合物。J Lip Res 32: 1539-1570。[Ref。
  10. Pike LJ(2006)定義了脂質筏:脂質筏與細胞功能的Keystone研討會報告。血脂雜誌47:1597-1598。[Ref。
  11. Billaud M, Lohman AW, Johnstone SR, Biwer LA, Mutchler S, et al.(2014)血管壁信號微域對細胞通信的調控。藥典Rev 66: 513-569。[Ref。
  12. Bag N, Huang S, Wohland T(2015)靜態和配體結合狀態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質膜組織。生物物理學雜誌109:1925-1936。[Ref。
  13. Orsó E, Grandl M, Schmitz G(2011)氧化性ldl誘導的內溶酶體磷脂酰化症和酶修飾的ldl誘導的泡沫細胞形成決定了人巨噬細胞中特定的脂類調節。化學物理脂質164:479-487。[Ref。
  14. Prassl R, Laggner P(2009)低密度脂蛋白的分子結構:現狀和未來的挑戰。中國生物化學雜誌,38(4):354 - 354。[Ref。
  15. 艾伯特斯,約翰遜,路易斯J,拉夫M,羅伯茨K,等(2002)從質膜運輸到細胞:內吞作用。細胞的分子生物學th紐約:嘉蘭科學。[Ref。
  16. Chehin R, Rengel D, Milicua JC, Goñi FM, Arrondo JL等。(2001)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早期:載脂蛋白B結構變化的紅外光譜監測。血脂雜誌42:778-782。[Ref。
  17. Levitan I, Volkov S, Subbaiah PV(2010)氧化LDL:多樣性、識別模式和病理生理學。抗氧化氧化還原信號13:39 -75。[Ref。
  18. van Tits LJH, van Himbergen TM, Lemmers HLM, de Graaf J, Stalenhoef AFH(2006)雜合子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在他汀類藥物治療期間,氧化LDL相對於血漿載脂蛋白B的比例沒有改變。動脈粥樣硬化185:307 - 312。[Ref。
  19. Hodis HN, Kramsch DM, Avogaro P, Bittolo-Bon G, Cazzolato G等在活的有機體內循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J Lip Res 35: 669- 677。[Ref。
  20. Holvoet P, Theilmeier G, Shivalkar B, Flameng W, Collen D (1998) LDL高膽固醇血症與小型豬冠狀動脈中氧化LDL的積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生長和代償性血管增大有關。動脈血栓血管生物學雜誌18:415-422。[Ref。
  21. Berliner JA, Subbanagounder G, Leitinger N, Watson AD, Vora D(2001)磷脂氧化產物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心血管醫學趨勢11:142-147。[Ref。
  22. Holvoet P, Mertens A, Verhamme P, Bogaerts K, Beyens G, et al.(2001)循環氧化LDL是識別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有用標記物。動脈血栓血管生物學雜誌21:844-848。[Ref。
  23. Toshima SI, Hasegawa A, Kurabayashi M, Itabe H, Takano T,等(2000)循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冠心病的生化危險標誌。動脈血栓血管生物學雜誌20:2243-2247。[Ref。
  24. Bakker PJ, Butter LM, Kors L, Teske GJ, Aten J等(2014)Nlrp3是飲食誘發腎病和腎髒膽固醇積累的關鍵調節因子。腎髒Int 85: 1112-1122。[Ref。
  25. Radhakrishnan A, Anderson TG, McConnell HM(2000)膜中的濃縮配合物、木筏和膽固醇的化學活性。中國科學:地球科學97:12422-12427。[Ref。
  26. Gniadecki R, Christoffersen N, Wulf HC(2002)角質形成細胞中富含膽固醇的質膜結構域(脂筏):在基線和uva誘導的活性氧產生中的重要性。J投資皮膚雜誌118:582-588。[Ref。
  27. Grandl M, Bared SM, Liebisch G, Werner T, Barlage S, et al.(2006)人巨噬細胞中E-LDL和Ox-LDL對神經酰胺和膽固醇微域的調節差異。細胞儀A 69: 189- 191。[Ref。
  28. Holland WL, Brozinick JT, Wang LP, Hawkins ED, Sargent KM,等(2007)神經酰胺合成抑製可改善糖皮質激素、飽和脂肪和肥胖誘導的胰島素抵抗。細胞Metab 5: 167-179。[Ref。
  29. Summers SA(2006)神經酰胺在胰島素抵抗和脂肪毒性中的作用。脂質研究進展45:42-72。[Ref。
  30. Larsen PJ, Tennagels N(2014)神經酰胺,其他鞘脂和受損的葡萄糖穩態。Mol Metab 3: 252-260。[Ref。
  31. Bollinger CR, Teichgräber V, Gulbins E(2005)神經酰胺富集膜結構域。生物化學學報1746:284-294。
  32. Hannun YA, Obeid LM(2008)生物活性脂質信號的原理:來自鞘脂的教訓。細胞生物學:139-150。[Ref。
  33. Simons K, Toomre D(2000)脂質筏與信號轉導。細胞生物學1:31-39 [Ref。
  34. Corre I, Niaudet C, Paris F(2010)電離輻射誘導的質膜信號。Mutat Res 704: 61-67。[Ref。
  35. Maejima I, Takahashi A, Omori H, Kimura T, Takabatake Y,等(2013)自噬隔離劑損傷溶酶體控製溶酶體生物發生和腎損傷。Embo j 32: 2336-2347。[Ref。
  36. 張玉林,曹玉軍,張旭,劉海紅,佟濤,等。(2010)人血管內皮細胞自噬溶酶體途徑:一種參與氧化LDL加工的新機製。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394:377-382。[Ref。
  37. Kuwahara S, Hosojima M, Kaneko R, Aoki H, Nakano D,等。(2016)高脂飲食誘導的腎病中巨球蛋白介導的小管腎小球改變。中華醫學會免疫學雜誌27:1996-2008。[Ref。
  38. Declèves AE, Mathew AV, Cunard R, Sharma K (2011) AMPK介導由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腎髒疾病的啟動。英國醫學雜誌22:1846-1855。[Ref。
  39. Deji N, Kume S, Araki S, Soumura M, Sugimoto T,等(2009)高脂肪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腎髒結構和功能的變化。美國內科雜誌腎內科雜誌296:F118-F126。[Ref。
  40. Declèves AE, Zolkipli Z, Satriano J, Wang L, Nakayama T,等。(2014)amk激活激酶對高脂飲食誘導的腎損傷中脂質積累的調節作用。腎髒指數85:611-623。[Ref。
  41. 王曉霞,薑濤,沈燕,Adorini L, Pruzanski M,等。(2009)金合歡類X受體調節腎脂代謝和飲食誘導的腎炎症、纖維化和蛋白尿。美國內科雜誌腎內科雜誌297:F1587-F1596。[Ref。
  42. Yamamoto T, Takabatake Y, Takahashi A, Kimura T, Namba T,等(2017)高脂飲食誘導的溶酶體功能障礙和自噬通量受損導致腎髒脂肪毒性。中華醫學會免疫學雜誌28:1534-1551。[Ref。
  43. Pike LJ, Casey L(2002)膽固醇水平通過改變受體功能和轉運調節EGF受體介導的信號。生物化學41:10315 - 10322。[Ref。
  44. 沙C,楊G,李I, Bielawski J, Hannun YA,等。(2008)缺乏纖溶酶原激活物抑製劑1的小鼠對高脂肪飲食誘導的神經酰胺增加的保護作用。中國生物化學雜誌28:13538-13548。[Ref。
  45. Mahfouz R, Khoury R, Blachnio-Zabielska A, Turban S, Loiseau N, etal .(2014)描述神經酰胺對不同骨骼肌細胞模型中胰島素信號傳導的抑製作用:一種機製見解。PLoS One 9: e101865。[Ref。
  46. Augé N, Andrieu N, Nègre-Salvayre A, Thiers JC, Levade T, et al.(1996)鞘磷脂-神經酰胺信號通路參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的細胞增殖。生物化學雜誌271:19251-19255。[Ref。
  47. Deigner HP, Claus R, Bonaterra GA, Gehrke C, Bibak N,等(2001)神經酰胺誘導aSMase表達:對oxldl誘導凋亡的影響。FASEB期刊15:807-814。
  48. Philipp S, Puchert M, Adam-Klages S, Tchikov V, Winoto-Morbach S等(2010)Polycomb組蛋白EED將TNF受體1與中性鞘磷脂酶偶聯。美國科學院學報107:1112- 1117。[Ref。
  49. 奧貝德·LM, Linardic CM, Karolak LA, Hannun YA(1993)神經酰胺誘導的程序性細胞死亡。科學259:1769 - 1771。[Ref。
  50. Grassme H, Jekle A, Riehle A, Schwarz H, Berger J等(2001)CD95信號通路通過ceramide-rich膜筏。生物化學雜誌276:20589-20596。[Ref。
  51. 李誌勇,李誌勇,李誌勇,李誌勇,李誌勇(1995)神經酰胺在細胞衰老中的作用。生物化學雜誌270:30701-30708。[Ref。
  52. Harada-Shiba M, Kinoshita M, Kamido H, Shimokado K(1998)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培養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凋亡的常見和獨特的機製。生物化學雜誌273:9681-9687。[Ref。
  53. Appelqvist H, waste P, Kagedal K, Ollinger K(2013)溶酶體:從廢物袋到潛在的治療靶點。分子細胞生物學雜誌5:214-226。[Ref。
  54. Porrini E, Delgado P, Bigo C, Alvarez A, Cobo M,等。(2006)代謝綜合征對屍體腎移植後移植物功能和存活的影響。中華腎髒雜誌48:134-142。
  55. Meier-Kriesche HU, Arndorfer JA, Kaplan B(2002)體重指數對腎移植結果的影響:移植物衰竭和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獨立危險因素。移植73:70 - 74。
  56. de Vries AP, Bakker SJ, van Son WJ, van der Heide JJ, Ploeg RJ,等(2004)代謝綜合征與長期同種異體腎移植功能受損相關;並不是所有的成分都有相同的貢獻。移植4:1675-1683。[Ref。
  57. Orsó E, Matysik S, Grandl M, Liebisch G, Schmitz G(2015)人天然、酶修飾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顯示不同的脂質組學模式。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報1851:299- 306。[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文章類型:研究文章

引用:Orsó E, Florquin S, Schmitz G, Leemans JC, Rampanelli E(2018)腎小管上皮細胞攝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導致質膜微域組成和信號轉導的改變。腎衰竭4(4):dx.doi。org/10.16966/2380 - 5498.163

版權:©2018 Orsó E,等。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2018年9月11日

  • 接受日期:2018年10月02

  • 發表日期:09年10月,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