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和艾滋病- science Forschen

全文

研究文章
埃塞俄比亞東部Babile鎮在校青少年對HIV陽性人群的汙名化和歧視:一項橫斷麵研究

Merhawi Gebremedhin1 *Tewelde Gebrehawerya2Gezahegn Tesfaye1Gebrehiwot Gebretsadik3.鏡片Kebede4

1哈拉馬亞大學衛生與醫學科學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哈拉爾,埃塞俄比亞
2埃塞俄比亞哈拉爾哈拉馬亞大學健康與醫學科學學院護理學院
3.埃塞俄比亞哈拉爾哈拉馬亞大學健康與醫學科學學院醫學院
4奧羅米亞地區,韋萊塔利餘區,埃塞俄比亞西肖亞的Telecho保健中心

*通訊作者:Merhawi Gebremedhin,衛生和醫學科學學院公共衛生學院,PO。埃塞俄比亞哈拉爾哈拉馬亞大學235室電話:+ 251913508597;電子郵件:meriget12@gmail.com和meritek12@gmail.com


摘要

背景: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汙名化和歧視是基於真實或感知的艾滋病毒狀況的偏見、貶低和不公平對待的過程。對艾滋病的汙名化和歧視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發展中國家的挑戰更加嚴峻。它導致人們離開家,改變他們的日常活動,如購物或上學。我們的目標是評估埃塞俄比亞東部Babile鎮在校青少年對HIV陽性患者的恥笑和歧視。

方法:這項研究於2015年在Babile鎮進行。基於學校的橫斷麵研究在328名在校青少年中進行。Babile鎮所有在校青少年為源人群,而研究人群為隨機選擇學校的青少年學生。采用係統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參與者識別,數據收集采用直接訪談的方法。使用EPI info版本3的統計包對數據進行清理和輸入,並導出到SPSS版本16進行分析。

結果:總共有328名(99.7%)參與者接受了采訪,其中57名(17.3%)參與者表示不願意進行艾滋病毒檢測。對假定性HIV陽性患者的汙名化和歧視發生率為44.1%。約19.3%的受訪者對艾滋病病毒傳播及預防機製存在誤解。超過三分之一(36.5%)的受訪者拒絕透露他/她的艾滋病毒狀況,如果他/她是陽性的。

結論和建議:汙名化和歧視的發生率仍然很高。相當多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披露艾滋病毒信息,對艾滋病毒檢測的動機低,對艾滋病毒傳播和預防的知識較少。信息、交流和教育是解決在校青少年中艾滋病毒汙名化和歧視問題的重要戰略。

關鍵字

HIV陽性;艾滋病毒檢測;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


介紹

“汙名”一詞源於希臘語,指的是一個人由於某些犯罪行為而在皮膚上烙上的紋身標記,表明這個人是應該被避開的人。正如戈夫曼所描述的,病恥感的產生有三個原因。這些是身體上的畸形,道德上的越界,以及被鄙視的社會群體的成員[2]。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與這些原因有關;艾滋病的身體表現,性亂交的越軌/不道德行為和被鄙視的社會群體。汙名化和歧視態度是全球麵臨的一項挑戰,使疾病管理無效。報告顯示,來自非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人由於害怕被汙名化,往往不尋求所需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服務。這使得預防活動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3]。

汙名化和歧視也可能使受害者失去改變行為的機會,以防止感染他人和獲得艾滋病毒相關服務。人們對汙名化的理解仍然不足,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當恥辱存在時,人們往往傾向於忽視自己真實或可能的艾滋病毒狀況。這可能導致他們疾病惡化的風險加快,並增加艾滋病毒傳播給他人的風險[4]。對艾滋病毒的消極態度也造成了一種氣氛,使人們更害怕與這種疾病有關的恥辱和歧視,而不是疾病本身[5]。

盡管現有法律保護人們不受歧視,但這個問題在全國各地依然存在。人們僅僅因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而被剝奪服務、居住和就業機會。經驗證據表明,盡管人們對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認識有所提高,但對艾滋病毒患者的汙名化和歧視卻自相矛盾地增加了[3,6]。

在不同的地方,如家庭、工作場所、學校和衛生設施,都有恥辱和歧視。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8%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曾因感染艾滋病毒而經曆過侵犯人權的行為,如被拒絕就業(3%)、被趕出家門(3%)和失業(2%)。此外,18%的人因為自己的HIV狀態[7]而受到辱罵。

盡管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努力保護個人免受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汙名化和汙名化,但不幸的是,這些努力的影響仍然非常低。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兒童在上學時也會受到來自老師、伴侶和其他兒童的汙名化和歧視。據我們所知,針對埃塞俄比亞在校青少年中與艾滋病毒/艾滋病相關的汙名化和歧視問題進行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埃塞俄比亞東部Babile鎮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汙名化和歧視。

方法

這項研究是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以東551公裏的Babile鎮進行的。全鎮人口41,000人,其中男性20,844人,女性20,156人。在研究期間,鎮上有一個健康中心和11個私人診所。Babile鎮共有4,673名(3,827名公立和846名私立)小學生入學。這項研究於2015年3月進行。

采用橫斷麵研究設計。采用單種群比例公式確定樣本量。由於之前沒有類似的研究,我們采用50%的比例,邊際誤差為5%,置信區間為95%。取這個變量,樣本計算為384,由於我們的研究參與者低於10000,我們使用約簡公式來獲得代表性樣本。因此,本研究最終樣本量為329。

首先,在3所小學(1所公立小學和1所私立小學)中,以抽簽的方式選出2所。然後,所有積極接受教育的學生,他們的年齡被確定為青少年年齡類別(10-19歲),並按字母順序排列。測定Kth將符合條件的參與者除以總樣本量和隨機起始數,采用搖號法抽取值。我們采用結構化問卷來收集數據。該問卷首先從不同的文獻中用英語編寫,然後翻譯成當地語言,即阿範奧羅莫語和阿姆哈拉語。翻譯驗證由他人進行,以檢查問卷的一致性。數據是由兩個4th年度公共衛生專業學生直接麵對麵麵試。

為數據收集者提供培訓,使他們對研究方法和如何管理問卷有共同的理解。訪談也采用了參與者容易理解的當地語言進行。問卷也在5%的總樣本中對類似的人群進行了預先測試,但不是實際受訪者的一部分。每天由主管檢查填寫好的問卷,並當場糾正不一致的地方。每天檢查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使用統計軟件(EPI信息)對數據進行清理、編碼和輸入,然後使用SPSS 16版本進行分析。

采用二元和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首先,使用二元回歸模型分別對宗教、艾滋病毒檢測意願等自變量進行檢驗。在多元回歸模型中,所有在二元回歸模型中顯示關聯的自變量被一起檢驗。p值<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算頻率、百分比、中位數和比例等描述性統計數據。研究結果以陳述、圖表、圖表和表格的形式呈現。

已獲得原穀大學機構衛生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倫理批準。獲得了巴比勒區衛生局和教育局的許可信。並取得有關學校校長的書麵同意。研究參與者被告知了研究的目的,以及在他/她願意的任何時候不參與或終止的權利。訪談開始前,取得每位參與者的口頭同意。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參與者的權利、尊嚴、語言和文化禁忌都得到了尊重。當被調查者的親密朋友被認為是HIV陽性時,如果被調查者不願意進行任何社交活動(如玩耍、吃飯),我們將考慮感知恥辱和歧視。

結果

共有328名參與者(回複率為99.7%)接受了采訪,其中男性184名(56.5%),女性143名(43.5%)。211名(64.4%)參與者的年齡在13-15歲之間,其餘117名(35.6%)參與者大於15歲但小於18歲。約243名(74.08%)來自官立學校,85名(25.9%)來自私立學校。在宗教信仰方麵,243名(73.9%)參與者是穆斯林,57名(17.6%)是東正教,26名(7.9%)是新教,2名(0.6%)是天主教(表一)。

社會人口學特征 頻率 百分比(%)
年齡 13 - 14日 211 64.4
15— 117 35.6
總計 328
男性 185 56.4
143 43.59
總計 328
宗教 正統的 57 17.4
穆斯林 243 74.1
新教 26 7.9
天主教 2 0.6
總計 328
保健接受者教育 主+無法閱讀 178 54.26
高中 75 22.9
證書及以上 75 22.9
總計 328
你和誰住在一起 與父親和母親 230 70.12
與母親或父親 68 20.7
與親戚 30. 9.14
總計 328
學校 政府 243 74.08
私人 85 25.9
總計 328
艾滋病毒檢測的意願 願意 271 82.7
不願 57 17.4
總計 328
HIV檢測呈陽性者需披露 是的 208 63.41
沒有 120 36.58
總計 328
聽說過艾滋病毒嗎 是的 326 99.4
沒有 2 0.61
總計 328

表1:2015年埃塞俄比亞東部Bable twon的在校青少年中關於汙名化和歧視的社會人口學變量總結

在照顧者的職業方麵,94名(28.6%)填報的照顧者為私營雇員、49名(14.9%)政府雇員、39名(11.9%)農民、36名(10.9%)日工、43名(13.1%)商人及16名(4.9%)家庭主婦。受訪者被問及是否有醫護人員親屬,約有93人(28.3%)填報有醫護人員親屬,其餘236人(71.7%)填報無醫護人員親屬。

獲得關於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信息對於減少恥辱和歧視非常重要,89名(27.13%)受訪者確認,他們在過去三個月裏通過不同的方式(個人或媒體)從保健專業人員那裏獲得了關於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教育。然而,相當多的人(72.6%)在參考時間內沒有獲得任何關於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信息(表1)。

在全部受訪者中,有326人(99.4%)聽說過艾滋病。141人(42.8%)、255人(77.5%)、78人(23.7%)和88人(26.7)的主要信息來源分別是媒體、學習/學校、朋友/家庭和衛生專業。有321人(97.8%)表示知道病毒的傳播方式。然而,7人(2.1%)不知道艾滋病毒是如何傳播的。知道傳播方式的人中,83人(25.2%)提到一種傳播方式,218人(66.3%)提到兩種及以上傳播方式。同時,128名(39%)受訪者認為HIV可以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參與者被問及他們是否認為避孕套可以防止艾滋病毒的傳播,近五分之一(17%)的人認為避孕套不能防止艾滋病毒的傳播。隻有3%的人報告說,他們不知道避孕套是否能預防艾滋病。近三分之一的應答者回答說:“如果皮膚上沾上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唾液,就會更加擔心。”

我們還問他們,如果他們檢測呈陽性,理想的艾滋病毒披露。超過三分之二的209人(63.5%)表示希望向朋友或家人透露自己的感染情況,但約三分之一(36.5%)在接受測試並被假定呈陽性的情況下拒絕透露自己的感染情況(表1)。在全部受訪者中,有244人(74.4%)認識有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而這60人(24.5%)表示社會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態度不佳。有相當數量的受訪者96人(29.2%)認為HIV陽性的人應該與任何社會關係隔離。然而,233人(70.8%)認為HIV攜帶者不應該被隔離。了解艾滋病預防機製是預防艾滋病的重要前提。隻有30.4%的人知道三種及以上的預防方法,20.9%的人隻知道兩種方法,38%的人隻知道一種方法。令人驚訝的是,10.6%的受訪者認為一個人可以通過社會關係,如一起玩耍或吃飯,握手等類似的事件感染HIV(圖1)。約271(82.7%)的受訪者願意接受HIV檢測,其餘57(17.3%)的受訪者不願意(表1)。在不願意接受HIV檢測的受訪者中,28%的原因是害怕陽性結果,21%的原因是害怕恥辱和歧視。

圖1:2015年,埃塞俄比亞東部Bable Twon,在校青少年對艾滋病預防方法的了解

我們詢問參與者是否理想地支持任命HIV陽性的家政人員。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191名(58.1%)受訪者表示不願意聘用愛滋病病毒陽性的舍工,但有137名(41.9%)表示有興趣聘用。同樣,超過三分之二230(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同意與HIV陽性的朋友分享同一容器的食物。他們還被問及,如果有適當的保護措施,他們是否準備在社區提供艾滋病毒護理。相當比例的被訪者(57.8%)不同意提供有關服務。我們詢問參與者是否有興趣向已知的HIV陽性購物者購物,其中30.6%的人回答說他們不會向HIV陽性購物者購物。

對汙名化和歧視的存在度進行了評估,使用了五個封閉式問題,如“你會從已知的HIV陽性攜帶者那裏買東西嗎?”如果被調查者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問題上回答“否”,那麼他/她就被認為是在進行汙名化和歧視。145名(44.1%)受訪者認為HIV陽性病例受到汙名和歧視。對HIV傳播方式和預防機製的誤解用4個問題進行評估,其中2個或2個以上否定回答為“是”的為誤解病例。通過這種測量方法,63人(19.33%)的受訪者對HIV存在誤解。被汙名化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傳播(47%)、家庭取向(24.8%)、心理原因(12.4%)和尊重同事的想法或與同事有相似立場(11.7%)。

進行了二元和多元邏輯回歸分析(表2)。在二元邏輯回歸中,穆斯林追隨者感知汙名化和歧視的幾率是東正教追隨者的4.08倍(CI,1.8, 8.9)。同樣,生活在單親家庭也顯示出一個緩解因子,即單親家庭的人比雙親家庭的人更不容易感受到恥辱和歧視,CI為0.37(0.17,0.80)。在不願意接受HIV檢測的在校青少年中,感知恥辱和歧視的幾率是同齡青少年的3.67倍(CI, 2.04, 6.63)。在多元邏輯回歸分析中,宗教被確定為病恥感和歧視的預測因子(表2)。

變量 類別 感知恥辱和歧視 或(95%置信區間)
是的 沒有 軟木(CI) 優勢(CI)
宗教 正統的 50 5 1 1
穆斯林 147 95 4.08 (1.8, 8.9) 4.487 (1.287, 15.673)
新教 20. 3. 0.81 (0.19, 3.359) 1.128 (1.128, 1.128)
你和誰住在一起 與(爸爸+媽媽) 161例(49.08%) 69例(21%) 1 1
46 (14.02%) 22 (6.7%) 0.37 (0.17, 0.80) 0.59 (0.25, 1.4)
與親戚 14 (4.2%) 16 (4.8%) 0.41 (0.174, 1.08) 0.56 (0.21, 1.5)
願意檢測艾滋病毒 是的 197例(60.0%) 74例(22.56%) 1 1
沒有 24 (7.3%) 33 (10%) 3.67 (2.04, 6.63) 2.2 (0.23, 21.39

表2:2015年,埃塞俄比亞東部Bable鎮,在校青少年中,社會人口學與感知恥辱和歧視之間的關係

討論

在本研究中,汙名化和歧視普遍存在,占44.1%。約19.3%的受訪者對艾滋病毒傳播和預防方麵存在誤解。與之相對應的是,57人(17.3%)不願意進行HIV檢測,並在呈陽性後告知。宗教與對艾滋病毒陽性人群的汙名化和歧視顯著相關(表2)。

本研究發現青少年學生中汙名化和歧視的患病率較高(44.1%)。受訪者確認,他們受到汙名化和歧視的原因是害怕傳播(47%)、家庭取向(24.8%)、心理原因(12.4%)和尊重同事的想法(11.7%)。在本研究中,艾滋病毒感染者在不願意玩耍、不願意分享食物和飲料、不願意雇傭人、不願意購物等方麵表達了汙名化和歧視。缺乏對參與者的深入了解可能與這種高度的恥辱和歧視有關。這也可能表明社會汙名在社區一級的影響。

艾滋病毒/艾滋病問題也與社區的社會、文化和宗教方麵密切相關。在宗教上,攜帶這種病毒的人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人,是上帝決定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這使得個人害怕披露信息。正如在埃塞俄比亞進行的研究表明[10],艾滋病毒被認為是一種致命的疾病,這使個人避免與艾滋病毒病例進行任何社會交往,因為與艾滋病毒病例的任何接觸都可能使他們處於感染這種疾病的高風險中。

這些社區還認為,艾滋病毒/艾滋病沒有治愈這種疾病的醫療手段,因此許多人需要避免與被證實或懷疑感染這種病毒的人進行任何接觸,從而得到護理。根據埃塞俄比亞的EDHS 2011[11],據報道,艾滋病毒感染者受到的汙名化和歧視在女性中為17%,在男性中為28%。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測量方法、研究對象類型和研究區域性質的不同。

參與者被問及艾滋病傳播方式和預防機製的4個問題,約19.3%的受訪者存在信息誤解;也就是說,4個問題中有2個以上回答錯誤。在像Babile這樣的社區,青少年通常被當作兒童看待,因此他們接受健康教育的機會較少。它們還被認為感染艾滋病毒的風險較低,因此它們可能不會被包裝在不同的艾滋病毒幹預措施中。這一發現也可能與收音機或其他設備的低使用頻率有關。在這項調查中,與在埃塞俄比亞東部進行的一項研究[12]相比,對艾滋病毒的誤解很高,這可能是由於研究研究問題的測量方法不同。

同樣,42%的男性和35%的女性認為HIV可以通過按蚊傳播,這與EDHS 2011[11]的研究一致,37%的男性48%的女性認為HIV可以通過蚊子傳播。17%的受訪者認為使用避孕套不能預防艾滋病,然而,肯尼亞的一項研究顯示67%的人認為避孕套不能有效預防艾滋病感染。這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時間的不同而發生的。

調查對象被問及他們對艾滋病毒檢測的假設接受程度,結果顯示57人(17.3%)不接受HIV檢測。同時,36.5%的受訪者回答,如果自己的HIV檢測結果呈陽性,他們不會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HIV狀況。這可能與對心理和社會後果的恐懼有關,讚比亞[14]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在那裏,披露自己艾滋病毒狀況的青少年經曆了焦慮、抑鬱和自責。

穆斯林信徒遭受汙名化和歧視的幾率是正統教徒的4.47 (CI, 1.287, 15.67)倍(表2)。即使我們的研究是在Babile鎮進行的,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地區,農村地區主要是穆斯林信徒,那裏獲得健康信息的機會非常少,與城市相比,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通常住在那裏。

結論和建議

汙名化和歧視的發生率較高(44.1%)。較高程度的汙名化和歧視與缺乏知識、害怕傳播和社區對HIV陽性病例的態度有關。有相當數量(19.3%)的受訪者對艾滋病的傳播和預防機製存在誤解。很高比例的參與者(36.5%)不願意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艾滋病毒狀況,以防他們的艾滋病毒檢測呈陽性。宗教與在校青少年對艾滋病毒陽性人群的汙名化和歧視有統計學上的顯著關聯。青少年是一代的基礎,所以要給社區帶來巨大的變化,青少年應該優先獲得信息,交流和教育。目前在全國實施的所有方案都應該考慮到青少年的艾滋病問題。不同部門,特別是該地區的教育和衛生辦公室應製定解決青少年艾滋病毒問題的辦法。不同的非政府組織(本地及國際)應重視青少年愛滋病問題。

相互競爭的利益

我們所有的作者都宣稱我們沒有競爭利益。

作者的貢獻

MG, GT, GG和TG帶來了研究的標題,批判性地修改了研究設計,數據收集技術,並幫助統計分析。LK和KJ撰寫提案,收集數據,並進行統計分析。MG和GT完成了完整的稿件並參與出版

Acknowlegment

首先,我們非常高興地感謝Haramaya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允許我們進行這項研究。同時,我們也要感謝巴比勒教育衛生所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給予的毫無保留的合作。最後,我們衷心感謝所有參與者為我們付出的時間和寶貴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KL(2010)艾滋病毒/艾滋病的社會心理方麵:兒童和青少年。衛生專業人員艾滋病毒課程319-333。[Ref。
  2. 汙名:對被寵壞的身份的管理的注意。西蒙與舒斯特公司,紐約。[Ref。
  3. 勞森E, Gardezi F, Calzavara L,丈夫W, Myers T,等。(2006)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恥辱、否認、恐懼和歧視。非洲和加勒比艾滋病毒/艾滋病理事會,安大略18-51。[Ref。
  4. 與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相關的恥辱是泰國獲得醫療保健的障礙:近期文獻綜述。世衛組織東南亞J公共衛生2:12-22。[Ref。
  5. Bond V, Chase E, Aggleton P(2002)讚比亞的病恥感、艾滋病毒/艾滋病和母嬰傳播的預防。評估和項目規劃25:347-356。[Ref。
  6.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2007):艾滋病毒相關的恥辱、歧視和侵犯人權:成功項目的案例研究。聯合國艾滋病毒/艾滋病聯合規劃署。[Ref。
  7. Birhane Y, Mekonnen Y, Seyoum E, Gelmon L, Wilson D(2008)埃塞俄比亞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流行病學綜合。由HAPCO和世界銀行委托進行的研究。[Ref。
  8. Alemayehu B(2010)埃塞俄比亞北部提格雷,大學生自願谘詢和艾滋病毒檢測的知識、態度和實踐。MEJS 2: 108 - 118。
  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7)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中央統計機構。[Ref。
  10. Nyblade L, Pande R, Mathur S, MacQuarrie K, Kidd R,等(2003)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和讚比亞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汙名化。國際15-45 RTI。[Ref。
  11. 美國國際開發署(2011年)埃塞俄比亞人口和健康調查。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中央統計局,89-244。[Ref。
  12. Oljira L, Berhane Y, Worku A(2013)埃塞俄比亞東部在校青少年艾滋病毒/艾滋病綜合知識水平評估。國際艾滋病雜誌16:17349。[Ref。
  13. Pauline M, Migosi J, Mwania J(2013)肯尼亞中學生避孕套的使用、意識和認知。國際亞洲社會科學雜誌3:1658-1677。[Ref。
  14. Mburu G, Hodgson I, Kalibala S, Haamujompa C, Cataldo F, et al.(2014)讚比亞青少年HIV信息披露:障礙、促進因素和結果。國際艾滋病雜誌17:18866。[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文章類型:研究文章

引用:Gebremedhin M, Gebrehawerya T, Tesfaye G, Gebretsadik G, Kebede L(2017)埃塞俄比亞東部Babile鎮在校青少年對HIV陽性人群的汙名化和歧視:一項橫斷麵研究。J HIV艾滋病3(3):doi http://dx.doi.org/10.16966/2380-5536.142

版權:©2017 Gebremedhin M,等。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2017年5月18日

  • 接受日期:2017年8月01

  • 發表日期:07年8月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