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健康科學

全文

研究文章
紐約心髒協會(NYHA)功能性II類和III類充血性心力衰竭2年死亡率

Bakhtawar沙

巴基斯坦白沙瓦哈亞塔巴德綜合醫院心內科

*通訊作者:Bakhtawar Shah,巴基斯坦白沙瓦真納大廳哈亞塔巴德醫療大樓心內科高級醫官,電話:009203005849128;電子郵件:drbakhtawarshah@hotmail.com

目標

該研究旨在確定單純常規治療或聯合胺碘酮治療NYHA功能II級和III級充血性心力衰竭(CCF)患者的療效。

方法: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哈亞特阿巴德醫院就診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在知情同意後,他們開始接受心髒衰竭的常規治療,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Is),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和-阻滯劑,利尿劑,醛固酮拮抗劑和地高辛(如果需要)。一組開始每天服用標準劑量胺碘酮或安慰劑(葉酸5毫克)。患者每月接受一次隨訪,持續兩年。主要終點為死於心力衰竭或直到研究結束。兩組患者都根據需要接受了其他病因的常規治療。

結果:兩年內有34人死亡。胺碘酮組有19例死亡,安慰劑組有15例死亡。總體而言,兩組在死亡率方麵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結論: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除常規治療外,胺碘酮並不能降低死亡率。

關鍵字

充血性心力衰竭(CCF);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胺碘酮

簡介

心力衰竭(HF)已被宣布為一種新的流行病[1]。HF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率和發病率正在接近流行比例,HF住院人數不斷增加,HF可歸因於死亡人數不斷增加,與HF患者護理相關的費用螺旋式上升就是明證。在世界範圍內,心衰影響了近2300萬人。在美國,HF影響了大約470萬人(占總人口的1.5%至2%),每年診斷出大約55萬例HF發病病例。歐洲普通人群中症狀性心衰患病率的估計與美國相似,範圍為0.4%至2%。心衰的患病率呈指數型,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占6%至10%。弗雷明漢心髒研究的數據表明,心力衰竭的總體發病率在女性中有所下降,但在男性中沒有。在北美和歐洲,40歲的人罹患心衰的終生風險約為1 / 5。心衰的總體患病率被認為是在增加,部分原因是我們目前對心髒疾病的治療,如心肌梗死、瓣膜性心髒病和心律失常,允許患者存活更長時間。由於缺乏基於人群的研究,很少了解巴基斯坦HF的患病率或風險。 The situation in other under develops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the same [5]. It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65 years [6]. 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remains higher than for many cancers, including those involving the bladder, breast, uterus and prostate. The five year survival is about 50% [7]. In the Framingham Study, the median survival was 1.7 years for men and 3.2 years for women, with only 25 percent of men and 38 percent of women surviving 5 years [2]. European studies have confirmed a similarly poor long-term prognosis [3].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approximately 260,000 patients die of heart failure each year [4]. Age is one of the strongest and most consistent predictors of adverse outcome in HF [8].The role of gender and HF prognosis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issue with respect to HF outcomes. Nonetheless, the aggregate data suggest that women with HF have a better overall prognosis than men [8]. It is extraordinarily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ich prognostic variable is most important in predicting an individual patient’s outcome in clinical trials or, more importantly, during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an individual patient. The goals of the treatment are to stabilize the patient, improve cardiac output and tissue perfusion, to minimize symptoms and delay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心髒糖苷(地高辛)用於改善心髒收縮力[9]。利尿劑用於改善充血性症狀。為了對抗神經激素激活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在充血性心力衰竭[11]的管理中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對抗交感神經刺激,β受體阻滯劑治療已被證明有益於心力衰竭患者[12]。在治療方案中添加-受體阻滯劑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住院時間[13]。總的來說,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和受體阻滯劑已導致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顯著改善[14]。充血性心力衰竭[15]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心律失常)的風險仍有增加。房顫發生在心衰患者的15%至30%,是心髒失代償的常見原因。各種心律失常,特別是頻繁發生的室性外收縮[16]、室性心動過速[17]、左束支傳導阻滯[18]和心房顫動[19],已被證明是死亡率和猝死的預測因素。除胺碘酮和多非利特外,大多數抗心律失常藥物都有負性肌力作用,是致心律失常的。 Amiodarone is a class III anti arrhythmic that has little or no negative inotropic and/or proarrhythmic effects and is effective against most supra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Patients have shown improved survival in dilated cardiomyopathies when they were put on amiodarone and those who were on intra cardiac defibrillators received few shocks when remain on amiodarone [20]. One year mortality after admission is still 25% [21]. In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Heart Failure Trial (SCD-HeFT)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significantly reduced mortality as compared to amiodarone [22].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see whether we will be able to affect mortality with amiodarone in our setup compared to placebo.

材料與方法

通過OPD或傷員來到白沙瓦哈亞特阿巴德綜合醫院心內科的心衰患者,選擇病史為II級和III級功能,體檢結果為超聲心動圖射血分數≤35%的心衰患者。在說明研究目的後,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和B組),記錄統計學特征。A組采用常規治療加安慰劑(葉酸5mg), B組采用常規治療加胺碘酮。胺碘酮的劑量以體重為基礎。口服負荷劑量為每天800毫克,持續一周,每天400毫克,持續三周。體重超過90.9 kg的患者每天服用400 mg,體重68.2 - 90.9 kg的患者每天服用300 mg,體重小於68.2 kg的患者每天服用200 mg。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22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卡方和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采用Kaplan Mayer生存曲線觀察兩組死亡率差異。

結果

共有200名患者被研究,他們被分為兩組。A組"安慰劑" B組"胺碘酮"基線特征如表1所示。兩組間無顯著差異。Kaplan Mayer生存曲線對兩組死亡率無顯著性影響。事件和生存圖如圖1A和圖1B所示。A組98例,b組102例。A組年齡分布48 ~ 80歲,平均62.81歲。B組45-78歲平均60.40歲。A組54例(54%),B組47例(47%)。a組有54例(54%)患者屬於NYHA II類,46例(46%)患者屬於NYHA III類。B組有55例(55%)患者屬於NYHA II類,45例(45%)患者屬於III類。 Diabetes was found in 36% and 27% in group A and group B respectively

表1:A組(安慰劑)和B組(胺碘酮)基線特征的介紹

圖1A及1B:事件和生存情節

安慰劑和胺碘酮之間肺部疾病的相關性分別為n=15(15%)和n=18(18%)。A組49例,B組52例為高血壓。A組49例,b組52例,均無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VT)。A組共12次,B組共9次。

A組患者的平均肌酐為1.6,b組為1.5。所有患者均接受標準藥物治療,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安慰劑組5%,胺碘酮組7%。2年結束時,A組19例死亡,B組17例死亡。

討論

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期明顯縮短,在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所有死亡中,心力衰竭占很大一部分。所有心力衰竭患者的5年總死亡率約為50%[17],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1年死亡率可能高達75%[18]。這些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律失常[23]。胺碘酮可有效控製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19,24]。也有證據表明,該藥可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幸存者的心髒相關和總體死亡率[25,26]。Cleland et al.[27]和Chatterjee[28]報道了胺碘酮治療心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而Nicklas et al.[29]報道的一項小型、前瞻性、隨機試驗沒有發現益處。

與常規治療[30]相比,使用胺碘酮治療ICD的患者受到的電擊更少。在一項主要由非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的研究中,胺碘酮治療改善了充血性心衰患者的生存期,而在另一項主要由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的研究中,沒有觀察到任何益處[31]。

在另一項研究中,胺碘酮使左心室射血分數在兩年內增加了42%,證實了之前的研究結果。這些數據與胺碘酮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能力[34]的觀察結果一致。所觀察到的收縮功能的改善可能與藥物延長複極周期[35]有關。

盡管胺碘酮可有效抑製室性心律失常和改善心室功能,但除非缺血性心肌病[32]患者的死亡率有降低趨勢外,它並未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發生率或延長生存期。然而,其他研究發現,胺碘酮在較長時間內使用適當的劑量和合理的依從率[31],對生存沒有任何有益的影響。

在心力衰竭心髒性猝死試驗(SCD-HeFT)[22]中,與接受常規治療和胺碘酮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AICD治療的患者生存率提高(死亡率降低了23%)。

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兩組之間的總死亡率沒有差異。兩年的死亡率保持不變。兩組缺血和非缺血患者的生存期無差異。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保持不變。兩組反複超聲心動圖NYHA功能分級均未見改善。當我們將我們的研究與其他研究聯係起來時,我們發現在一項研究中,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2]的死亡率有降低的趨勢。然而,在另一種主要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沒有發現益處。

結論

心力衰竭患者死於泵衰竭或心律失常,即室速或室顫。在這些患者中預防房顫,我們可以挽救大量的患者。心律失常通常采用藥物、電複律或射頻消融術治療。我們試圖通過在心衰的常規治療(ACEI、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和地高辛)中添加胺碘酮來顯示死亡率的顯著差異,但兩組中所有原因的死亡率均無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 沃爾頓·阿斯,克魯姆·H(2005)心髒pod植入式心力衰竭治療係統。心肺Circ 14: S31-S33。[Ref。
  2. Kannel WB(2000)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和流行病學。心髒衰竭Rev 5: 167-173。[Ref。
  3. Swedberg K, Cleland J, Dargie H, Drexler H, Follath F,等(2005)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執行摘要(2005年更新):歐洲心髒病學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工作組。歐洲心髒J 26: 1115-1140。[Ref。
  4. Levy D, Kenchaiah S, Larson MG, Benjamin EJ, Kupka MJ,等(2002)心力衰竭發病率和生存率的長期趨勢。英國醫學雜誌347:1397-3402。[Ref。
  5. 張誌剛,張誌剛,張誌剛,等(2002)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RS病程與死亡率的關係。Am Heart J 143: 1085-1091。[Ref。
  6. O Donoghue M, Januzzi JL Jr (2005) n末端proBNP:充血性心力衰竭診斷、風險分層和管理的一種新型生物標誌物。專家Rev心血管Ther 3: 487-496。[Ref。
  7. Singh SN, Fisher SG, Carson PE, Fletcher RD(1998)血管擴張劑治療室性早搏合並心力衰竭患者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患病率及意義。退伍軍人事務部CHF統計調查員。美國心髒病雜誌32:942-947。[Ref。
  8. 陳誌偉,陳誌偉,陳誌偉,等(200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心率變異性與心源性猝死的相關性研究。發行量107:565-570。[Ref。
  9. 王勇,王誌強,王誌強,王誌強(2003)心衰患者血清地高辛濃度與轉歸的關係。Jama 289: 871-878。[Ref。
  10. Gupta S, Neyses L(2005)利尿劑在心力衰竭中的應用:2005年的一個持續難題。歐洲心髒雜誌26:644-649。[Ref。
  11. 戴默斯C, McMuray JJ, Swedberg K, Pfefer MA, Granger CB,等。(2005)坎地沙坦對心力衰竭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影響。Jama 294: 1794-1798。[Ref。
  12. 彭誌強,李誌強,李誌強,等(2005)乙型阻滯劑治療對無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發生率的影響。Am J Cardiol 95: 827-831。[Ref。
  13. 蘇裏SS, Frishman W(2006)奈比volol:一種新的治療方法。Cardiol Rev14: 259-264。[Ref。
  14. 易卜拉欣OA,鄧拉普ME(2005)心力衰竭的聯合藥物治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和β -受體阻滯劑後的下一步是什麼?目前心髒衰竭病例2:89-93。[Ref。
  15. Brady GH, Lee KL, Mark DB, Poole JE, Packer DL,等(2005)胺碘酮或植入式心髒複顫器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華外科雜誌(醫學版)322 - 322。[Ref。
  16. Dries DL, Exner DV, Gersh BJ, Domanski MJ, Waclawiw MA,等(1998)房顫與無症狀和有症狀左室收縮功能障礙患者死亡和心力衰竭進展風險增加相關:對SOLVD試驗的回顧性分析。左心室功能障礙的研究。中國心血管病雜誌32:695-703。[Ref。
  17. Levy D, Kenchaiah S, Larson MG(2002)心力衰竭發病率和生存率的長期趨勢。英國醫學雜誌347:1397- 1409。[Ref。
  18. Rose EA, Gelijns AC, Moskowitz AJ, Heitjan DF, Stevenson LW等(2001)長期使用左心室輔助裝置治療終末期心力衰竭。英國醫學雜誌(英文版)335 -1443。[Ref。
  19. 張誌剛,張誌剛,張誌剛,張誌剛,等(1989)胺碘酮治療複發性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或室顫的遠期療效。美國心髒病雜誌13:442-449。[Ref。
  20. Dorian P, Mangat I(2003)胺碘酮在植入式除顫器時代的作用。心血管電生理雜誌14:S78-S81。[Ref。
  21. Rector TS, Ringwala SN, Ringwala SN, Anand IS(2006)心力衰竭入院後1年內死亡風險評分的驗證。J Card Fail 12: 276-280。[Ref。
  22. Fedak PW, Smookler DS, Kassiri Z, Ohno N, Leco KJ,等(2004)TIMP-3缺乏導致擴張型心肌病。發行量110:2401-2409。[Ref。
  23. Moss AJ, Zareba W, Hall WJ, Klein H, Wilber DJ,等(2002)預防性植入除顫器治療心肌梗死和射血率降低患者。英國醫學雜誌346:877-883。[Ref。
  24. 辛格BN(1993)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的選擇和機會:療效評估中的技術與藥物特異性反應。Am J Cardiol 72: 114F-124F。[Ref。
  25. 科瑞明斯基,Kleczar E, Krzeminska-Pakula M, Kuch J, Nartowicz E,等(1992)胺碘酮對心肌梗死後死亡率的影響: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初步研究。美國心髒病雜誌20:1056-1062。[Ref。
  26. Pfisterer M, Kiowski W, Burckhardt D, Follath F, Burkart F(1992)胺碘酮對急性心肌梗死後無症狀複雜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髒死亡率的影響。美國心髒病雜誌69:1399-1402。[Ref。
  27. 李誌強,李誌強,李誌強(1997)長期應用胺碘酮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血流動力學及抗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Br心髒雜誌57:436-445。[Ref。
  28. 查特吉K(1989)編輯評論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J Am Coll Cardiol 14: 1775-1776。[Ref。
  29. Nicklas JM, McKenna WJ, Stewart RA, Mickelson JK, Das SK,等(1991)低劑量胺碘酮治療嚴重心力衰竭和無症狀頻繁心室異位患者的前瞻性、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Am Heart J 122: 1016- 1021。[Ref。
  30. Dorian P, Mangat I(2003)胺碘酮在植入式除顫器時代的作用。心血管電生理雜誌14:S78-S81。[Ref。
  31. 米勒JM,齊普DP(2005)心律失常的治療。收錄:Zipes DP, Libby P, Bonow RO,布勞恩瓦爾德E(編)布勞恩瓦爾德的心髒病。第七版,費城,Elsevier 713-766。
  32. 辛格SN, Fletcher RD, Fisher SG, Singh BN, Lewis HD,等(1995)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無症狀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應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333:77-82。[Ref。
  33. 辛格BN(1983)胺碘酮:曆史發展和藥理學概況。Am Heart雜誌106:788-797。[Ref。
  34. Hamer AW, Arkles LB, Johns JA(1989)低劑量胺碘酮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益作用:一項安慰劑對照試驗。J Am Coll Cardiol 14: 1768-1774。[Ref。
  35. Cingolani HE, Wiedman RT, Lynch JJ, Wenger HC, Scott AL等。(1990)DPI 201-106和E4031的負光向效應。可能有延長動作電位持續時間的作用。中華分子生物學雜誌22:1025-1034。[Ref。

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Aritcle類型:研究

引用:Shah B(2015)紐約心髒協會(NYHA)功能性II類和III類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兩年死亡率。《心髒健康》雜誌1 (2):doi http://dx.doi。org/10.16966/2379 - 769 x.109

版權:©2015 Shah B.這是一篇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條款發布的開放獲取文章,允許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2015年7月8日

  • 接受日期:7月27日

  • 發表日期:201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