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評論

全文

研究文章
經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的高齡(八旬)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預後

蓋太諾Tanzilli1塞Arrivi2瓦Raparelli3.喬凡尼Truscelli1尼古拉Viceconte1尼科洛Sperduti4亞曆山德拉Tanzilli1普Basili4馬塞洛Dominici2恩裏科Mangieri1 *

1 意大利羅馬薩皮恩紮大學心血管、呼吸、腎髒、麻醉學和老年科學係
2 介入心內科,S。瑪麗亞大學醫院,特尼,意大利
3. 羅馬薩皮恩紮大學實驗醫學係,意大利羅馬
4 羅馬薩皮恩紮大學實習醫學係,意大利羅馬

*通訊作者:羅馬Sapienza大學心血管、呼吸、腎髒、麻醉學和老年科學係心髒病學副教授,意大利羅馬Viale del Policlinico 155,00161電話:+ 3906499772661;電子郵件:enrico.mangieri@uniroma1.it


摘要

背景:患有缺血性心髒病(IHD)的女性通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較輕。盡管如此,與男性相比,女性的結果更糟。這種女性易感性似乎主要與年齡較大的臨床表現和較重的危險因素負擔有關。

目的:探討疑似IHD的老年患者在現實生活中的處理和臨床結果是否存在性別差異。

方法:回顧性分析IHD老年(≥80歲)患者因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或穩定性心絞痛(SA)接受冠狀動脈造影。評估治療策略,包括有創血管重建或保守治療方法,以及預後。

結果:共有1420人(41%為女性;平均年齡:83.1±2.8)以ACS(43%)和SA(57%)為轉診對象的IHD患者。男性更多的可能是SA (59.6% vs 52.5%, p<0.001),而ACS是女性血管造影最常見的原因(28.8% vs 21.5%, p<0.001)。ACS和SA患者在梗阻性心外膜疾病負擔方麵均無顯著性別差異。抗血小板治療,特別是氯吡格雷,未發現性別差異。與SA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接受保守治療的可能性更高(p=0.049)。中位(IQR)隨訪時間為39.0(16-71)個月後,共有514例(36%)患者死亡。心源性死亡無性別差異(p=0.139)。Kaplan Meier曲線顯示女性組全因死亡率較低(p=0.093)。

結論:在高齡人群中,侵入性策略在生存率方麵優於保守性策略。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合並症的增加,療效會被稀釋,對於男性患者來說,侵入性策略的好處還不清楚。有必要進行前瞻性研究,以評估在老年人群中采用侵入性或保守性方法的淨效益。

關鍵字

缺血性心髒病;老年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性


簡介

老齡化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潛在機製,老年人構成了一個快速增加的缺血性心髒病(IHD)患者亞群[1]。

心血管疾病(CVD),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風和高血壓在80歲及以上男性和女性中的患病率分別為84.7%和85.9%[2]。與年輕人相比,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CAD)在老年人中往往更加彌漫性和嚴重。這種複雜的解剖結構以及大麵積受損心肌使得選擇最佳治療策略對降低風險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近期的時間趨勢顯示死亡率下降,同時心肌再灌注率[2]增加。盡管如此,與男性相比,女性的結果更糟。這種女性易感性,無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受累程度是否較低,似乎主要與臨床表現年齡較大、以非典型症狀為主、危險因素負擔較重有關[3,4]。

迄今為止,來自專門納入老年患者的試驗的數據很少,IHD老年患者的管理基本上是通過主要試驗的亞組分析來解決的。此外,在ACS臨床試驗中,這類患者的比例(10%)遠低於日常臨床實踐中所見的比例,在日常臨床實踐中,約35%的ACS患者年齡≥75歲[5]。因此,一個重要的知識差距仍然存在,治療機會可能被低估。此外,來自隨機試驗的數據很少涉及在影響極高齡人群的管理和結果方麵存在性別差異的問題。

本分析的目的是調查年齡在80歲或以上、接受診斷性冠狀動脈造影並最終采用選擇性手術或初級幹預作為侵入性治療策略的非選定人群中,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管理是否存在性別差異。此外,我們評估了在這一特殊的虛弱患者隊列中全因死亡率和心髒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素。

方法
研究人群

從2004年1月到2011年1月,2350例80歲以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中,1420例接受了診斷性冠狀動脈造影,隨後接受了選擇性手術或初級介入冠狀動脈手術。臨床和血管造影記錄的完整可用性對於納入分析的患者是強製性的。患者來自羅馬sapienza大學Attilio Reale心髒和大血管科和Terni聖瑪利亞大學醫院介入性心髒病科。

80歲患者進入導管實驗室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或穩定型心絞痛(SA)。基於血流動力學條件、病變特征、血管大小、是否存在共病、移植動脈和/或靜脈導管的質量以及患者和/或轉診醫生的偏好,介入心髒病專家和心髒外科醫生決定了血管重建策略,保守或侵入性。在所有病例中,選擇的血管重建入路(即血管成形術加或不加支架植入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似乎適合保證完全的血管重建。

在診斷性血管造影時收集每個患者的臨床、人體測量學、血管造影和程序數據。通過臨床隨訪、電話采訪或轉診醫生收集有關最新臨床隨訪時臨床狀態的信息。心血管危險因素定義如下:高血壓、糖尿病和/或血脂異常[6]。家族史被認為是顯著的,如果一級親屬年齡小於55歲(男性)或65歲(女性)患有過早CVD[6]。

根據抗高血壓藥物、抗血栓藥物和他汀類藥物治療指南優化基線藥物治療。特別地,抗血小板治療是根據血管重建策略和植入的支架類型進行的。高血壓和血脂異常都被歸為治療條件。

心肌梗死的定義基於Thygesen等人[7]的定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定義為初始心電圖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滯及心髒標記物升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是在心絞痛症狀和/或心電圖改變和心髒標誌物升高的情況下定義的。不穩定型心絞痛(UA)診斷時存在心絞痛症狀和/或心電圖改變和心髒標誌物正常值。另一方麵,在存在心絞痛症狀的情況下,通過誘導心肌缺血的應激試驗定義穩定型心絞痛

在隨訪觀察中,確定了主要不良結局。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心力衰竭導致的死亡被分類為心髒死亡。

全因死亡包括隨訪期間發生的所有死亡事件。在可獲得的最新臨床隨訪中,累計分析心髒死亡和總死亡。所有事件均由兩名盲眼心髒病專家(MD和AA)記錄和判定。

統計數據

連續變量報告為平均值±SD或中位數和四分位差(IQR)。連續變量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Mann-Whitney U檢驗。分類變量,報告計數和百分比,比較卡方檢驗或Fisher確切檢驗時,細胞計數小於5。

用Kaplan-Meier法生成累積事件曲線。Log-rank檢驗用於分析亞組間生存分布因子的差異。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評估臨床相關因素對終點的影響。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包含所有變量,p<0.10。采用基於AIC的正向逐步模型選擇方法,選擇最優多元回歸模型。

雙側p值<0.05被認為有統計學意義。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 v. 22 (IBM, NY, USA)進行。

結果

對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12020例患者(59%為男性)進行了分析。在43% (n=615)的病例中,ACS是PCI的原因,而850例患者被研究為穩定型心絞痛。

表1按性別報道了基線時80歲老人的臨床特征。與男性相比,接受PCI的女性明顯年齡較大,BSA水平較低,更容易受到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影響。在9%的病例中,女性患者同時有心髒瓣膜疾病。對於女性來說,NSTEMI或STEMI是更常見的血管造影原因,而男性報告更多的是穩定型心絞痛。女性STEMI患者發生原發性PCI的頻率高於男性。此外,在UA和NSTEMI的病例中,與男性相比,女性更頻繁地接受擇期血管造影。

變量 男人(N = 837) 女性(N = 583) P
年齡,平均值±標準差 82.8±2.6 83.6±3.0 < 0.0001
年齡組別,n (%)
80 - 84 648 (77.4) 395 (67.7) 0.00021
85 - 89 170 (20.3) 165 (28.3)
≥90歲 19日(2.3) 23日(4.0)
身體質量指數,(kg/m2)均值±SD 25.8±3.4 25.9±4.4 0.662711
BSA,(m2)均值±SD 1.83±0,14 1.66±0.15 < 0.001
血管通路,n (%)
徑向 546 (65.2) 353 (60.6) 0.11989
249 (31.1) 199 (34.1)
從橈骨到股骨 31 (3.7) 31 (5.3)
家族性CVD病史,n (%) 201 (24.0) 156 (26.8) 0.24102
高血壓、n (%) 558 (66.7) 429 (73.6) 0.00534
吸煙習慣,n (%) 543 (64.9) 102 (17.5) < 0.00001
糖尿病、n (%) 222 (26.5) 198 (34.0) 0.00252
糖尿病治療,n (%) N = 222 N = 198
飲食 25 (11.3) 14 (7.1) 0.1574
口服 135 (60.8) 114 (57.6)
胰島素 57 (25.7) 68 (34.3)
結合 5 (2.2) 2 (1.0)
血脂異常,n (%) 309 (36.9) 245 (42.0) 0.05230
CKD§n (%) 143 (17.1) 81 (13.9) 0.10461
並發瓣膜病,n (%) 39 (4.7) 48 (8.2) 0.00574
類型的valvulopathy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3 (0.4) 4 (0.7) 0.04260
主動脈瓣狹窄 27日(3.2) 27日(4.7)
二尖瓣閉鎖不全 9 (1.1) 16 (2.8)
結合 0 (0.0) 1 (0.2)
進入導管。實驗室,n (%)
SA 499 (59.6) 306 (52.5) 0.00397
UA 158 (18.9) 109 (18.8)
NSTEMI 146 (17.4) 124 (21.3)
STEMI 34 (4.1) 44 (7.6)
PCI時間,n (%)
主要對STEMI 55 (6.5) 51 (8.7) 0.00340
救援對STEMI 8 (1.0) 17 (2.9)
早期侵入性NSTEMI/UA 275 (32.9) 209 (35.9)
選擇性的SA 499 (59.6) 306 (52.5)
先前MI, n (%) 124 (14.8) 70 (12.0) 0.5250

表1:按性別分類的研究人群臨床特征(n=1420)

BMI:身體質量指數;BSA:體表麵積;CKD:慢性腎髒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梗塞;NSTEMI:無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UA:不穩定性心絞痛;山:穩定心絞痛;STEMI: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CKD定義為肌酐水平≥1.5 mg/dl。

當研究人群根據ACS的存在進行劃分時,性別差異仍然存在。

ACS患者的血管造影數據見表2,SA患者的血管造影數據見表3。

變量 男人(N = 338) 女性(N = 277) P
心外膜冠狀動脈造影數據
正常或非心外膜閉塞性疾病 22日(6.5) 28日(10.1) 0.055
一個容器疾病 96 (28.4) 92 (33.2)
Two-vessel疾病 69 (20.4) 61 (22.0)
三支血管病變或左主幹 151 (44.7) 96 (34.7)
冠狀動脈病變部位,n (%)
正確的冠狀動脈 26日(7.7) 15 (5.4) 0.2081
前降支或
左動脈
108 (31.9) 99 (35.7)
這兩個 180 (53.2) 134 (48.4)
治療策略,n (%)
保守的 127 (37.6) 109 (39.3) 0.47746
入侵PCI 198 (58.6) 162 (58.5)
侵入性冠脈搭橋術 13 (3.8) 6 (2.2)
PCI血管再生療法
沒有 140 (41.4) 115 (41.5) 0.38162
右冠狀動脈PCI 132 (39.0) 26日(9.4)
左冠狀動脈PCI 132 (39.0) 111 (40.1)
PCI在兩個 22日(6.6) 25 (9.0)
PCI +支架植入(≤2) 172 (83.5) 144 (87.3) 0.3089
植入支架,n (%)
百時美施貴寶 87 (25.7) 79 (28.5) 0.4396
DES 110 (32.5) 81 (29.2) 0.3785
管理STEMI, n (%)
STEMI的一次PCI 26日(76.5) 27日(61.4) 0.11797
STEMI的PCI搶救 8 (23.5) 17 (38.6)

表2: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n=615)按性別的手術資料。

BMS:裸金屬支架;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DES:藥物洗脫支架;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STEMI: ST抬高型心肌梗死。

變量 男人(N = 499) 女性(N = 306) P
冠狀動脈造影術數據,n (%)
正常的 109 (21.8) 63 (20.6) 0.6625
一個容器疾病 156 (31.3) 90 (29.4)
Two-vessel疾病 87 (17.4) 64 (20.9)
三支血管病變或左主幹 147 (29.5) 89 (29.1)
冠狀動脈病變部位,n (%)
正確的冠狀動脈 41 (8.2) 16 (5.2) 0.26647
左前降支或左旋支 160 (32.1) 94 (30.7)
這兩個 187 (37.5) 131 (42.8)
治療策略,n (%)
保守的 249 (49.9) 169 (55.2) 0.04902
入侵PCI 223 (44.5) 130 (42.5)
侵入性冠脈搭橋術 28日(5.6) 7 (2.3)
血管重建治療,n (%)
右冠狀動脈PCI 44 (19.7) 23日(17.7) 0.62359
左冠狀動脈PCI 160 (71.7) 91 (70.0)
PCI在兩個 19日(8.6) 16 (12.3)
PCI +支架植入術(≤2),n
(%)
202 (87) 114 (86) 0.7148
植入支架,n (%)
百時美施貴寶 75 (15.0) 43 (14.5) 0.7034
DES 147 (29.4) 86 (28.1) 0.6808

表3:穩定性心絞痛患者(n=805)按性別的手術資料

BMS:裸金屬支架;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DES:藥物洗脫支架;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STEMI: ST抬高型心肌梗死。

隨訪期間的臨床結果

生存分析:中位隨訪時間為39.0個月(IQR: 16-71)個月後,共有514例(36%)患者死亡:24例(2.2%)心源性死亡,記錄了54例(5.0%)全因死亡事件。表4報告了經曆臨床結果的患者的基線人口學和臨床特征。

變量 活著的病人(N = 906) 死亡病人(N = 514) P
性別女性,n (%) 386 (42.6) 197 (38.3) 0.11530
年齡,年,平均值±標準差 83.1±2.7 83.1±2.9 0.86446
年齡組別,n (%)
≤85年 748 (83.6) 427 (83.0) 0.8057
> 85年 158 (17.4) 87 (17.0)
身體質量指數,(kg / m2)平均數±標準差 25.8±3.9 25.7±3.8 0.31345
營養異常狀態,n (%) 589 (65.0) 309 (60.1) 0.06603
BSA(平方米)平均數±標準差 17歲的1.76±0 1.76±0.17 0.9922
股血管通路,n (%) 281 (31.0) 240 (46.7) < 0.0001
家族性CVD病史,n (%) 236 (26.0) 121 (23.5) 0.29519
高血壓、n (%) 649 (71.6) 338 (65.8) 0.02084
吸煙習慣,n (%) 401 (44.3) 244 (47.5) 0.24295
糖尿病、n (%) 242 (26.7) 168 (34.6) 0.00168
血脂異常,n (%) 374 (41.3) 180 (35.0) 0.02011
CKD§n (%) 125 (13.8) 99 (19.3) 0.00664
血管造影原因,n (%)
穩定心絞痛 533 (59) 272 (53) 0.03073
急性冠脈綜合征 373 (41) 242 (47)
冠狀動脈血管病變
心外膜動脈正常或無閉塞性疾病 168 (18.5) 54 (10.5) < 0.0001
一個容器疾病 307 (33.9) 127 (24.7)
Two-vessel疾病 174 (19.2) 107 (20.8)
三支血管病變或左主幹 257 (28.4) 226 (44.0)
有創PCI, n (%) 476 (52.5) 237 (46.1) 0.01987
保守治療,n (%) 403 (44.5) 252 (49.0) 0.09865
先前MI, n (%) 140 (15.4) 107 (20.8) 0.01038

表4:根據生存率的基線特征

BMI:身體質量指數;BSA:體表麵積;CKD:慢性腎髒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梗塞;NSTEMI:無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UA:不穩定性心絞痛;山:穩定心絞痛;STEMI: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CKD定義為肌酐水平≥1.5 mg/dl。

在死亡率方麵沒有發現性別差異。接受股動脈血管通路、糖尿病、慢性腎髒疾病、三支血管疾病、急性冠脈綜合征和既往心肌梗死史的患者所考慮的所有事件發生率均顯著較高。存活患者的高血壓、已治療的血脂異常、穩定型心絞痛、冠狀動脈損傷較低。

在隨訪過程中未觀察到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的性別差異。然而,KM曲線顯示女性組預後較好(圖1)。

圖1:全因死亡(圖A)和心源性死亡(圖B)的性別Kaplan-Meier曲線

Kaplan-Meier曲線分析顯示,與85歲以下患者相比,高齡患者發生心源性死亡(Log-rank: 7.91, p=0.005)和全因死亡(Log-rank: 5.51, p<0.001)的風險更高(圖2和圖3,圖a - b)。即使在生存分析中對血流重建策略進行了調整(Log-rank= 5379, p=0.02和Log-rank= 7573, p=0.006,分別為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這種差異仍然存在(數據未顯示)。

圖2:全因死亡(分組A)和心源性死亡(分組B),按年齡劃分為85歲

圖3:全因死亡(A組)和心源性死亡(B組)的Kaplan-Meier曲線根據治療策略(即保守vs強化)。

全因死亡率:在Cox比例風險分析中,男性[風險比(HR)= 1.24, 95%可信區間(CI): 1.03-1.48, p= 0.020],年齡大於85歲(HR=1.38, 95% CI:1.09-1.76, p=0.006)、是否存在糖尿病(HR=1.33, 95% CI:1.10-1.59, p=0.002)、治療過的血脂異常(HR=0.80, 95% CI:0.77-0.96, p=0.019)、CKD (HR=1.43, 95% CI:1.15-1.78, p=0.001)、伴隨性瓣膜病(HR=1.51, 95% CI:1.08-2.11, p=0.014)、心肌梗死臨床表現(HR=1.32, 95% CI:1.09-1.61, p=0.004),是在調整了營養狀態、血管股通路、熟悉的CVD史、吸煙、治療的高血壓、冠狀血管病變的擴大、有創治療策略和CKD。

心髒死亡:Cox比例風險分析男性(HR 1.20, 95% CI:1.00-1.46, p=0.050),年齡大於85歲(HR=1.43, 95% CI:1.13-1.81, p=0.003)、是否存在糖尿病(HR=1.36, 95% CI:1.12-1.64, p=0.002)、治療過的血脂異常(HR=0.87, 95% CI:0.65- 0.95, p=0.016)、CKD (HR=1.40, 95% CI:1.11-1.76, p=0.004)、心肌梗死臨床表現(HR=1.32, 95% CI:1.09-1.61, p=0.004),是經營養狀態、血管股通道、CVD常見病史、吸煙、治療過的高血壓、冠狀血管病變擴展、侵入性治療策略與CKD。

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是:第一,與男性相比,出現心肌缺血症狀的女性年齡更大,傳統危險因素的發生率更高,原發性心肌梗死的數量和比例也更高。其次,盡管這些風險因素負擔較重,女性再灌注與隨訪結果較好相關。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相關共病的發生,療效會被稀釋,對於男性患者來說,侵入性策略的好處還不清楚。第三,盡管在穩定型心絞痛保守治療策略下,女性更常選擇保守治療策略,但在隨訪中未觀察到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的性別差異。第四,大多數(80%)支架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療方麵沒有性別差異。此外,長中位隨訪使我們能夠評估長期藥物治療的安全性,特別是氯吡格雷,以及它在預防高齡人群的不良心髒事件方麵的作用。最後,ACS和SA患者在梗阻性心外膜疾病負擔方麵均未觀察到顯著的性別差異。52% (ACS, n=371;SA, n=366),行PCI並植入一個或多個支架。因此,本研究的結果指出了管理心肌缺血的老年人群的挑戰。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隨著人口的年代增長,非常高齡的患者將更可能是女性,通常具有較高的危險因素發生率,較重的共病,並且在IHD病程中出現較晚的男性患者[8]。

在過去的幾年裏,老年患者在住院預後方麵有了相當大的改善,這些改善伴隨著再灌注療法使用的增加。盡管如此,與男性相比,女性的預後仍然較差[2,9]。

這種女性易感性與廣泛報道的心外膜冠狀動脈受累程度較低形成明顯對比,與臨床表現、共病和治療策略的性別差異有關。

在全球範圍內,主要在男性中進行的研究記錄了常規介入策略可降低不良心髒事件的風險。然而,他們提示在心肌再灌注的發生和受益程度上可能存在性別差異,女性人群的預後較差。在OASIS 5婦女子研究中,早期侵入策略的1年死亡率更高。這種損害主要是由早期侵入性策略[11]導致的30天大出血的較高風險所致。

在ISACS-TC注冊的[12]中,2225名≥70歲的STEMI患者(72.8%≥70 - 79歲,27.2%≥80歲)被納入該網絡。原發性PCI降低了老年患者(OR: 0.32, 95% CI: 0.24-0.43)和極老年患者(OR: 0.45, 95% CI: 0.30-0.68)的未調整死亡風險,組間無顯著差異。未接受再灌注的患者死亡率高出兩倍。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因素中,女性是與兩組中未使用再灌注相關的唯一獨立因素,證實了在老年女性人群中治療的性別差異持續存在。

AMIS Plus項目[13]通過分析老年ACS患者的治療和預後的時間趨勢,證明該隊列患者通過增加使用指南推薦的治療方法在短期住院預後方麵有顯著改善。此外,PCI使用的增加與預防住院死亡的較低有效性無關,盡管它在越來越老的患者(如七歲、十歲和九十歲)和共病患者中使用。

綜上所述,這些發現表明,在老年患者中,PCI再灌注治療以及推薦的更有效的藥物是有益的,從而降低了危險死亡率。在我們的研究中,保守和侵入性策略與兩性長期生存率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就生存而言,觀察到女性組有更好的預後趨勢。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益處似乎在減少。Kaplan-Meier曲線分析顯示,與85歲以下患者相比,高齡患者發生心源性死亡(Log-rank: 7.91, p=0.005)和全因死亡(Logrank: 5.51, p<0.001)的風險更高。在多變量分析中,發現幾種共發病與老年患者顯著相關,並可能導致較差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穩定型心絞痛的男性更頻繁地接受選擇性PCI治療,但在我們的患者隊列中,這種侵入性方法的益處並不明顯,因為分析是考慮到CAD的嚴重程度和血管重建策略而不考慮性別。

80後研究[14]是第一個專門為患有NSTE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高齡人群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這兩種疾病是該年齡組住院的常見原因。作者證明,在包括心肌梗死、需要緊急血運重建、中風和死亡在內的綜合結局方麵,侵入性策略優於保守性策略。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效性會被稀釋,對於90歲以上的患者,侵入性策略的好處還不清楚。重要的是,沒有針對老年婦女的特殊治療幹預措施,使得該試驗的結果對這類人群的結論性較差。

最近,與最初的保守策略相比,早期侵入策略對住院生存率的影響已經在現實場景中專門評估了非st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女性患者。該研究的結果證實了在患有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15]高危特征的女性患者中,早期侵襲策略的住院死亡率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數據是專門針對女性的,但大部分登記患者年齡小於65歲。因此,很難將這些結果轉化為老年人口。

重要的是,在我們對當代現實生活數據的分析中,我們連續招募了所有年齡在80歲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患者,這些患者疑似IHD,並有冠狀動脈受累的血管造影定義。因此,本研究的優勢包括來自真實世界的大量高齡婦女(41%),足夠評估在穩定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管理以及長時間隨訪的結果中是否存在性別差異。

因此,我們可以假設,治療策略和臨床變量,而不是生物學上的性別差異,可能在影響臨床結果的關鍵作用。

限製

盡管推薦的治療策略提供了臨床效益,但在本隊列中死亡率很高。可想而知,年齡增長的影響本身包括心功能鈍化的形態學改變,增加老年患者的死亡風險[16]。

在目前的研究中,缺乏關於心功能參數的數據,這可能決定了預測死亡率的因素估計的混雜效應。

因此,沒有記錄出現症狀和從症狀出現到再灌注的時間。老年患者常出現非典型症狀,延誤診斷和有效治療。它會導致幹預前血液動力學狀況惡化,從而導致較高的死亡率[17,18]。

此外,未評估術周損傷的生化指標。值得注意的是,一項來自19年20項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擇期PCI[19]術後死亡率增加與肌鈣蛋白升高顯著相關。

最後,沒有心肌再灌注造影指標進入統計分析。老年患者術後心肌灌注分級更有可能降低,導致心室功能恢複降低,對預後產生不利影響[20,21]。

結論

預計在未來幾年,老年人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將繼續上升,這意味著對老年患者的管理需求將繼續增加。我們的數據支持這樣的證據:侵入性策略包括最佳的醫療治療和經皮介入治療,通過為兩性提供相似的生存改善來降低死亡率。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益處保持不變。然而,必須謹慎地解釋這些發現,需要對老年婦女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評估現有再灌注策略和更新的抗血栓輔助療法的相對優點。


參考文獻

  1. Jaguszewski M, Ghadri JR, Diekmann J, Bataiosu RD, Hellermann JP等(2015)80歲老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介入評估:治療概況和結果。心髒醫院104:51-58。[Ref。
  2. 寫作小組成員,Mozaffarian D, Benjamin EJ, Go AS, Arnett DK,等人(2016)心髒病和中風統計-2016年更新:來自美國心髒協會的一份報告。發行量133:e38- 360。[Ref。
  3. Phan A, Shufelt C, Merz CN(2009)持續性胸痛與無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美國醫學會雜誌》301:1468 - 1474。[Ref。
  4. Johnson BD, Shaw LJ, Pepine CJ, Reis SE, Kelsey SF,等(2006)持續胸痛預測無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女性的心血管事件:來自nihnhlbi讚助的女性缺血綜合征評估(WISE)研究的結果。歐洲心髒雜誌27:1408-1415。[Ref。
  5. Lee PY, Alexander KP, Hammill BG, Pasquali SK, Peterson ED(2001)老年人和婦女在已發表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隨機試驗中的表現。Jama 286: 708- 713。[Ref。
  6. Perk J, De Backer G, Gohlke H, Graham I, Reiner Z, et al.(2012)《歐洲臨床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2012版)。歐洲心髒病學會和其他學會臨床預防心血管疾病第五聯合工作隊(由九個學會的代表和受邀專家組成)。歐洲心髒雜誌33:1635-1701。[Ref。
  7. Thygesen K, Alpert JS, Jaffe AS, Simoons ML, Chaitman BR,等(2012)心肌梗死的第三個通用定義。英國大學心血管學60:1581-1598。[Ref。
  8. Vaccarino V, Badimon L, Corti R, de Wit C, Dorobantu M,等(2011)女性缺血性心髒病:在病理生理和危險因素上存在性別差異嗎?歐洲心髒病學會冠狀動脈病理生理學和微循環工作組的立場文件。心血管雜誌90:9-17。[Ref。
  9. Mehta LS, Beckie TM, DeVon HA, Grines CL, Krumholz HM,等(2016)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來自美國心髒協會的科學聲明。發行量133:916 - 947。[Ref。
  10. Brewer LC, Svatikova A, Mulvagh SL(2015)女性缺血性心髒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的挑戰。心血管藥物雜誌29:355-368。[Ref。
  11. swhn E, Alfredsson J, Afzal R, Budaj A, choravicius S,等(2012)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女性患者早期介入與選擇性介入策略的比較:OASIS 5試驗的亞研究和既往隨機試驗的meta分析。歐洲心髒雜誌33:51-60。[Ref。
  12. Ricci B, Manfrini O, Cenko E, Vasiljevic Z, Dorobantu M,等(2016)80歲老人首次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國際心髒病雜誌222:1129-1135。[Ref。
  13. Schoenenberger AW, Radovanovic D, Windecker S, Iglesias JF, Pedrazzini G,等(2016)老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治療和預後的時間趨勢。歐洲心髒雜誌37:1304-1311。[Ref。
  14. Tegn N, Abdelnoor M, Aaberge L, Endresen K, Smith P等(2016)80歲及以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侵襲與保守策略比較(80後研究):一項開放標簽隨機對照試驗。《柳葉刀》387:1057 - 1065。[Ref。
  15. Elgendy IY, Mahmoud AN, Mansoor H, Bavry AA(2017)非stelevation急性冠脈綜合征女性患者的早期侵襲與初始保守策略:傾向匹配分析。Am J Med 9343: 30169。[Ref。
  16. Carro A, Kaski JC(2011)老年人心肌梗死。老化病2:116-137。[Ref。
  17. Alexander KP, Newby K, Cannon CP, Armstrong PW, Gibler BW等(2007)老年人的急性冠狀動脈護理:非st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美國心髒協會理事會與老年心髒病學會合作的臨床心髒病學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的科學聲明。發行量115:2549 - 2569。[Ref。
  18. 林德林,Hernández AV, Boersma E, Martínez-Sellés M, JuárezM,等。(2010)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天死亡率的預測。心髒病學115:1 - 9。[Ref。
  19. Nienhuis MB, Ottervanger JP, Bilo HJ, Dikkeschei BD, Zijlstra F(2008)選擇性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肌鈣蛋白的預後價值:一項meta分析。導管心血管間隔71:318-324。[Ref。
  20. DeGeare VS, Stone GW, Grines L, Brodie BR, Cox DA,等(2000)接受經皮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住院死亡率增加相關的血管造影和臨床特征(心肌梗死試驗中初次血管成形術的綜合分析)。Am J Cardiol 86: 30-34。[Ref。
  21. Moonen LA, van ' t Veer M, Pijls NH(2010) 80歲老人初次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過程和長期結果。心髒雜誌18:129-134。[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文章類型:研究文章

引用:Tanzilli G, Arrivi A, Raparelli V, Truscelli G, Viceconte N,等(2017)通過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的高齡(80歲)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預後。J流行病學公共衛生版2(3):doi http://dx.doi.org/10.16966/2471-8211.147

版權:©2017 Tanzilli G,等。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2017年5月09

  • 接受日期:2017年6月14日

  • 發表日期:2017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