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與口腔健康科學“,

全文

病例報告
外周牙源性纖維瘤的移除:一個來自牙科手術和種植的實際案例

Andreas Willer

Zahnarzt, Oralchirurgie,植入式,德國

*通訊作者:Andreas Willer, Zahnarzt, Oralchirurgie,植入式,德國,電子郵件:info@zahnchirurgie-willer.de


總結

在目前的情況下,治療選擇去除牙源性周圍纖維瘤提出。在手術過程中,進行了廣泛發現的電手術切除以及下頜43-45區域的牙齦建模。該手術確保了纖維瘤的安全、完全切除和可接受的美學重建。外周牙源性纖維瘤是絕對罕見的,將在這篇文章中討論的情況介紹。

關鍵字

周圍牙源性纖維瘤;牙原性的腫瘤;良性腫瘤


回憶和術前療程

患者37歲,經家庭牙醫轉診,下頜持續黏膜改變一年多,要求評估和治療。患者自述近3個月內腫大,並已注意到右側臉頰外口腔軟組織突出(圖1)。主觀上,患者有異物感增加,並出現進食和口腔衛生問題。

圖1:口腔外位置表現為右嘴角以下臉頰突出。

在我們的實踐中,患者第一次出現時,口腔內牙齒狀況顯示出保守、充分、完整的牙列。除了飲用咖啡、茶和紅酒引起的下頜骨前部區域的變色和牙垢外,沒有其他硬牙物質的異常。

臨床印象為無痛性,2厘米× 2厘米× 1厘米大,息肉樣豐滿-有彈性的區域性表現。此腫瘤位於右下頜骨42-46區,並將其置入43/44區。仔細折疊腫瘤,可見43-45號牙齒完好無損(圖2)。

圖2:口內部位圖示(滲透麻醉引起出血)。

為了補充診斷,創建了一個正骨斷層圖。

在上、下顎中,左、右上頜磨牙區和右上頜右前區出現了豐富的金屬陰影,以保持填充物的意義。x線片未見根尖周或骨內病變。特別是42-46區並不顯眼。

兩個上頜竇通暢,通風良好。顳下頜關節區左右均見,無病理改變(圖3)。

圖3:術前。使功能。

在總結臨床和影像學的發現,工作診斷的絨毛纖維肉芽腫。

操作過程

在使用UDS forte(腎上腺素1:10萬)局部麻醉緩解疼痛後,電手術切除腫瘤(圖4),然後電手術調節43/44區牙齦邊緣(圖5)。不需要牙齦繃帶

圖4:切除瘤區43-44。

圖5:電切術後和牙齦邊緣建模後的43/44區。

術後病程及預後

術後無並發症發生。首先指示患者使用軟牙刷護理43/44區,以保護牙齦邊緣。還建議在10-14天內使用漱口水(氯六氯/0.2%)2-3次/天,以支持局部傷口愈合。

術後隨訪10天,在43/44區發現一個幾乎完全愈合的部位(圖6和圖7)。6個月後,在42 - 46區發現一個完全再生的部位!患者此時完全沒有症狀,食物和液體攝入沒有問題,能夠恢複完全的日常口腔衛生。在接下來的2年裏,患者將被密切監督,以便在實踐中進行隨訪。

圖6:術後10天初步愈合後43/44區。

圖7:術後6個月完全愈合和重塑後42/46區

組織學研究

組織學表現為隆起的角化鱗狀上皮,略增厚。在上皮內和上皮下可見鬆散的混合細胞炎性浸潤。此外,可檢測到粘液樣鬆動、假性囊區和變化性淋巴管擴張。在對材料的進一步處理中,可以證明粘液腫脹是阿利新藍反應的一部分。此外,發現了上皮酯(馬拉塞氏上皮酯)。

討論與結論

2017年,提出了修訂的WHO牙源性腫瘤分類。在本文中,牙源性纖維瘤被描述為起源於牙源性間充質結締組織的良性間充質瘤[1-3]。

牙源性纖維瘤根據其主要部位分為中心性骨內腫瘤和周圍性骨外腫瘤。第一個提到的變異更常觀察到,並優先發生在女性,而周圍牙源性纖維瘤在男性人群中更頻繁發生[3-5]。

考慮到牙源性纖維瘤與所有其他牙源性腫瘤的關係,它們相當罕見,占5%。他們可以發生在所有年齡組,但有一個特殊的百分比在頻率分布之間的30歲th和50th生命年[3,5]。

中心骨內腫瘤的位置可能在上頜和下頜。在上頜骨區域,前區域更容易受到影響;在下頜骨區域出現的情況下,可以觀察到前磨牙區域出現的累積直到磨牙區域[6,1]。

牙源性肌瘤的放射診斷結果可能有很大差異。在大多數情況下,明確的,圓形的輻射亮度,其中大部分與牙根接觸,顯示出來。這種接近會導致牙根的吸收,也會導致牙齒移位和傾斜。較大的肌瘤可為多房性,並顯示部分硬化邊緣[7]。

宏觀上,它呈現為白色/固體,隻有非常小的滲透趨勢(表1)。

類型/規範 簡單類型 複雜類型
上皮細胞 眾多
細胞 低/細膠原蛋白網 致密細胞組織複合材料
基本的物質 纖維粘液樣(Barnes L, et al. [3]) 成纖維細胞堆積,小血管,島嶼分散的牙源性上皮細胞
特殊功能
  • 不活躍的牙源性上皮(罕見)
  • 鈣化(罕見)
  • 牙釉質發育不良,骨水泥或骨形成(Barnes L, et al. [3], Allen CM, et al. [6] Neville B, et al. [5])
大量牙源性上皮細胞(Barnes L, et al. [3] Neville B, et al. [5])

表1:組織學上,根據目前WHO分類[3]可區分兩種不同類型的牙源性纖維瘤。

如果我們總結牙源性纖維瘤的顯微特征,牙源性纖維瘤主要由結締組織間質組成。牙源性上皮細胞巢或鏈可能發生,如所述的情況,但不是強製性的[1]。

其他形式的表達可能是巨大肉芽腫型[6]和顆粒型[8]的牙源性纖維瘤。

牙源性纖維瘤的治療目的是完全手術切除腫瘤,這通常顯示出病變的良好限製。複發很少被觀察到。沒有描述惡性退化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Pindborg JJ, Kramer IRH, Torloni H(1971)牙源性腫瘤、頜骨囊腫和相關病變的組織學分型。36.世界衛生組織,日內瓦。[Ref。
  2. Gundlach KKH (2000) Thema Mund-, Kiefer-und Gesichtschirurgie 4: S187。[Ref。
  3.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05年),見:Barnes L, Eveson JW, Sidransky D, Reichart P (eds)頭頸部腫瘤的病理學和遺傳學。IARC出版社,裏昂,法國。[Ref。
  4. 張誌剛,張誌剛(2001)外周齒源性纖維瘤的臨床病理研究。口腔外科,口腔醫學,口腔病理72,86 -90。[Ref。
  5. 內維爾B, Damm DD,艾倫C, Bouquot J(2008)口腔頜麵病理學。3.理查德·道金斯美國費城版。[Ref。
  6. Allen CM, Hammond HL, Stimson PG(1992)中央牙源性纖維瘤,WHO*型:3例伴有異常巨細胞反應的病例報告。口腔外科,口腔醫學,口腔病理73,62 -66。[Ref。
  7. Jundt G, Reichart PA(2008)良性牙源性腫瘤。病理學29:199-204。[Ref。
  8. Shiro BC, Jacoway JR, Mirmiran SA, mcguert JR WF, Siegal GP(1989)中央牙源性纖維瘤,顆粒細胞變異一例S-100免疫組化報告及文獻複習。口腔外科,口腔醫學,口腔病理,725-730。[Ref。
  9. 陳誌剛,陳誌剛,陳誌剛(2001)中樞性牙源性纖維瘤19例臨床病理特征及文獻複習。中華口腔頜麵外科雜誌49:46-54。[Ref。

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文章類型:病例報告

引用:Willer A(2020)去除外周牙源性纖維瘤:來自牙科手術和種植的一個實際案例。國際口腔健康雜誌6(1):dx.doi.org/10.16966/2378-7090.313

版權:©2020 Willer A.這是一篇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條款發布的開放獲取文章,允許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2019年12月12日

  • 接受日期:2019年12月31日

  • 發表日期:2020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