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CAP患者的EGG原始信號。
全文
李平元*Cai傑Qi-Lian周Gui明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中國合肥*通訊作者: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科,安徽合肥電話:(+ 86) -551 - 6292 - 2058;電子郵件:yuanliping3986@sina.com
摘要目的:胃電造影(EGG)是一種診斷胃電活動的無創方法。本研究采用EGG分析慢性腹痛(CAP)患兒的胃活動。
方法:我們回顧性分析了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EGG治療的CAP患者。對患有CAP的兒童進行餐前和餐後8分鍾的多通道EGG記錄。使用計算機光譜分析方法計算各種EGG參數。
結果:慢性淺表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96例CAP患者中非常常見。餐前和餐後狀態下,FD患者和慢性淺表性胃炎的EGG優勢功率和波形響應麵積均顯著較低。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炎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餐後狀態下的DP、WRA和功率比明顯較高。
結論:CAP患者胃肌電活動異常,各組EGG參數異常不同。EGG是一種有效、可靠、無創的診斷CAP亞群的方法。
慢性腹痛;Electrogastrogram(蛋);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腹痛(CAP)是兒童及其父母尋求醫生關注和診斷的一組症狀。在兒科初級和專科護理中,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普遍問題。腹痛的早期診斷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腹部超聲掃描、胃腸內窺鏡檢查、胃腸造影劑等。然而,由於他們的年齡較小或他們的父母對一些侵入性檢查的警告,大多數孩子不能接受這些檢查。胃電描記術是一種記錄胃平滑肌電活動的技術。它通常用於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D)、腹痛、慢性頑固性惡心、嘔吐和胃輕癱的兒童,因為EGG比其他診斷技術更容易應用,而且是非侵入性的[3,4]。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CAP患兒的胃肌電活動
參與者
回顧性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的持續或間歇性中上腹部疼痛至少3個月的住院和門診患者120例(年齡3-15歲)。患者於我科行尿便常規、EGG、腹部超聲、腹部x線、上消化道內鏡或胃腸造影劑檢查。一些患者被排除在外,因為他們有腸梗阻,腸擴張,腸套疊,巨結腸病。
用EGG記錄胃肌電活動,胸腹皮膚表麵有4個位置(通道)。使用fda批準的臨床儀器egeg - 2d8型雙導聯智能胃腸電胃圖儀(中國合肥凱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電氣技術研究所)。如前所述,在胃上方放置4個活性電極。禁食一晚後,每名受試者分別在禁食狀態和進食狀態下進行8分鍾的腦電圖記錄(在吃完標準軟性飲食(牛奶(200毫升)和麵包(100克)後休息5分鍾,分別為1300和2850 kJ)。我們在餐前和餐後測量並分析了以下參數:1)顯性功率(DP) (μV);2)主頻率(DF) (CPM);3)正常慢波百分比(pnsw);4)波形響應區(WRA)。
功率比被用作胃收縮力變化的指標。一般認為,功率比>1表示幹預後胃收縮力增強,而功率比<1則表示胃收縮力減弱。中華醫學會EGG學術會議(1999,廈門)的EGG診斷標準參考參數及FDA(美國)的EGG係統分類[5]。
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以均數±SD(標準差)表示。年齡、DP、DF、WRA、功率比參數采用學生t檢驗,Pearson卡方檢驗(χ2)檢驗用於性別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CAP患者的人口學特征
在120例患者中,有96例入組。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23例,淺表性胃炎13例,十二指腸炎14例,反流性食管炎16例,膽汁反流性胃炎3例,胃潰瘍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23例。通過胃腸內窺鏡或胃腸造影劑。十二指腸炎患兒的年齡明顯小於正常患兒(6.64±1.98)vs8.80±2.53年,p<0.05)。兒童慢性淺表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年齡較大;但兩組與正常組無統計學差異。各組間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
組 | n | 年齡(年) | 性(男孩/女孩) |
十二指腸炎 | 14 | 6.64±1.98* | 6/8 |
膚淺的胃炎 | 13 | 8.69±2.46 | 6/7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9.26±3.22 | 14/9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8.28±3.15 | 8/8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9.09±3.25 | 11/12 |
正常的 | 10 | 8.80±2.53 | 3/7 |
表1:CAP患者的人口學特征。
與正常組比較,數據以均數±SD表示,*P<0.05
慢性腹痛患者胃動力的評價
CAP患者EGG信號的原始信號和頻譜分析如圖1和表2-5所示。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原信號顯性功率(DP)較低,心律失常和布雷迪胃發生率較高,明顯見於通道1和通道4。反流性食管炎和淺表性胃炎的原始信號表現出較高的DP、心律失常和胃過速的發生率。十二指腸炎的原始信號表現為較高的DF和DP。EGG信號的頻譜分析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餐前DP最低,餐後DF、WRA和功率比均明顯降低。FD患者的大部分餐後參數(DP、DF、WRA、PNSW和功率比)均較低,尤其是功率比和WRA在所有CAP患者中最低。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腸炎和淺表胃炎患者餐後DP、DF和WRA均高於其他CAP患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餐後DF在所有通道I患者中最高。
組 | n | DP(μV) | DF (cpm) | ||
餐前的 | 餐後 | 餐前的 | 餐後 | ||
十二指腸炎 | 14 | 191.79±90.31 | 361.57±96.10* *★★ | 3.13±0.31 | 3.35±0.30★ |
膚淺的胃炎 | 13 | 231.15±133.19 | 332.46±93.42* | 3.25±0.33 | 3.28±0.33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165.65±73.31 | 249.17±117.25#ΔΔ | 3.19±0.25 | 3.15±0.27Δ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156.19±52.95# | 284.81±73.71* *▪ | 3.45±0.33*★★Δ | 3.24±0.26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195.70±74.38 | 208.21±96.54# #ΔΔ | 3.33±0.32 | 3.13±0.32Δ |
正常的 | 10 | 184.7±41.77 | 250.4±44.03 | 3.16±0.23 | 3.26±0.34 |
表2:患者DP、DF、PNSW、WRA及EGG(通道I)功率比
注意:DP =主導力量;DF =主頻率;PNSW=正常慢波百分比;包裝材料=波形響應區域
組 | n | PNSW(%) | 包裝材料 | 功率比 | |||
餐前的 | 餐後 | 餐前的 | 餐後 | ||||
十二指腸炎 | 14 | 62.29±7.04 | 64.51±12.86 | 62.29±7.04 | 129±31.59* *▪▪★★ | 3.3±1.78* *▪▪ | |
膚淺的胃炎 | 13 | 63.42±17.25 | 64.36±9.31 | 63.42±17.25 | 120.54±34.18* | 2.32±1.88 |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64.40±10.03 | 64.8±7.65 | 64.40±10.03 | 86.96±41.51# | 2.03±1.40 |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58.14±7.84★ | 63.9±8.42 | 58.31±17.76 | 98.75±22.97 | 1.93±0.76▪▪ |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61.55±9.80 | 65.98±8.05 | 61.55±9.80 | 71.46±32.21# #ΔΔ▪▪ | 1.17±0.76#ΔΔ★ | |
正常的 | 10 | 62.82±8.80 | 60.86±7.37 | 64.7±12.07 | 93.3±17.44 | 1.55±0.52 |
表2:(繼續)
*P < 0.05,**與正常組比較P<0.01;#P < 0.05,# #與淺表性胃炎組比較P<0.01;ΔP < 0.05,ΔΔ與十二指腸組比較P<0.01;■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組比較P<0.05;★P < 0.05,★★與慢性淺表性胃炎組比較P<0.01
組 | n | DP(μV) | DF (cpm) | ||
餐前的 | 餐後 | 餐前的 | 餐後 | ||
十二指腸炎 | 14 | 176.57±70.74 | 423.5±108.64** | 3.21±0.38 | 3.31±0.44 |
膚淺的胃炎 | 13 | 162.69±45.88 | 408.08±123.20** | 3.40±0.44 | 3.22±0.29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129.26±69.41 | 308.13±178.08 | 3.19±0.30 | 3.21±0.29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169.88±53.39 | 420.06±141.23* *▪▪ | 3.34±0.25 | 3.25±0.25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180.57±85.48★ | 275.58±162.44 | 3.4±0.26 | 3.21±0.19 |
正常的 | 10 | 156.8±26.84 | 278.5±61.42 | 3.22±0.20 | 3.21±0.20 |
表3:患者的DP、DF、PNSW、WRA和EGG (Channel 4)功率比。
組 | n | PNSW (%) | 包裝材料 | 功率比 | |||
餐前的 | 餐後 | 餐前的 | 餐後 | ||||
十二指腸炎 | 14 | 57.84±5.51 | 65.46±14.56 | 61.64±23.05 | 143.14±29.44** | 3.31±1.49 | |
膚淺的胃炎 | 13 | 59.62±8.21 | 65.82±10.63 | 61.38±18.35 | 137.77±36.76** | 3.98±1.74** |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59.58±6.94 | 64.8±7.65 | 46.78±25.65 | 104.45±53.64Δ | 2.73±1.6#▪ |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60.29±7.14★ | 68.46±10.43 | 61.75±17.51★ | 142.19±41.38* *★★▪▪ | 3.13±1.86▪▪ |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59.44±9.52 | 65.98±8.05 | 63.87±26.89★ | 71.46±32.21#ΔΔ | 1.49±0.91* # #ΔΔ | |
正常的 | 10 | 58.75±5.46 | 63.17±8.29 | 56.1±9.08 | 90±22.02 | 2.27±0.76 |
表3:(繼續)
*P < 0.05,**與正常組比較P<0.01;#與淺表性胃炎組比較P<0.05, ##P<0.01;ΔP < 0.05,ΔΔ與十二指腸組比較P<0.01;■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組比較P<0.05;★P < 0.05,★★與慢性淺表性胃炎組比較P<0.01
組 | n | DP(μV) | DF (cpm) | ||
餐前的 | 餐後 | 餐前的 | 餐後 | ||
十二指腸炎 | 14 | 186.14±75.22 | 343.5±91.89* | 3.18±0.25 | 3.46±0.37 |
膚淺的胃炎 | 13 | 210.85±90.36 | 345.31±73.27** | 3.3±0.31 | 3.29±0.34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138.61±63.89# #Δ | 202.61±84.84* # #ΔΔ | 3.27±0.27 * | 3.2±0.28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167.5±51.96 | 317.94±89.84▪▪ | 3.39±0.27** | 3.28±0.25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175.48±91.06 | 191.65±95.93* # #ΔΔ | 3.36±0.33 * | 3.31±0.27 |
正常的 | 10 | 175.2±42.98 | 263.3±58.42 | 3.05±0.28 | 3.2±0.33 |
表4:患者DP、DF、PNSW、WRA及EGG (Channel 2)功率比。
組 | n | PNSW (%) | 包裝材料 | 功率比 | |||
餐前的 | 餐後 | 餐前的 | 餐後 | ||||
十二指腸炎 | 14 | 60.21±8.02 | 62.63±10.69 | 66.07±23.63 | 122.57±32.18 * | 2.99±1.75 * | |
膚淺的胃炎 | 13 | 64.83±11.06 | 64.75±10.94 | 75±29.17 | 122.54±26.88 * | 2.47±1.92 |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61.53±8.95 | 64.59±6.87 | 50.57±23.18# # | 70.87±27.28* * # #ΔΔ | 2.09±1.65 |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58.24±7.06 | 65.68±10.24 | 60.56±19.51 | 109.19±31.68▪▪ | 2.64±1.28 *▪ |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61.25±8.11 | 64.48±10.85 | 61.57±29.76 | 66.61±28.77* * # #ΔΔ | 1.58±1.57Δ | |
正常的 | 10 | 64.17±6.93 | 63.27±7.61 | 63.7±10.83 | 98.3±21.28 | 1.72±0.3 |
表4:(繼續)
*P < 0.05,**與正常組比較P<0.01;#P <
0.05,# #與淺表性胃炎組比較P<0.01;與十二指腸組比較,ΔP< 0.05, ΔΔP<0.01;■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組比較P<0.05;★P < 0.05,★★與慢性淺表性胃炎組比較P<0.01
組 | n | DP(µV) | DF (cpm) | ||
餐前的 | 餐後 | 餐前的 | 餐後 | ||
十二指腸炎 | 14 | 165.86±69.19 | 419±128.12* *★★ | 3.4±0.36 | 3.32±0.38 |
膚淺的胃炎 | 13 | 220.23±98.02 | 412.62±97.65** | 3.39±0.44 | 3.1±0.19*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142.61±65.99# # | 271.78±136.56# # | 3.25±0.29 | 3.21±0.28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202.44±69.12★★ | 408.75±112.72** | 3.21±0.40 | 3.23±0.26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185.61±73.46★ | 262±151.37# # | 3.32±0.26 | 3.31±0.39 |
正常的 | 10 | 182.4±27.05 | 271.7±43.25 | 3.2±0.21 | 3.3±0.19 |
表5:患者DP、DF、PNSW、WRA及EGG (Channel 3)功率比。
組 | n | PNSW(%) | 包裝材料 | 權力比 | |||
餐前的 | 餐後 | 餐前的 | 餐後 | ||||
十二指腸炎 | 14 | 57.01±6.65 | 65.45±11.38 | 60.57±22.26 | 145.14±37.20* *★★ | 4.22±2.29** | |
膚淺的胃炎 | 13 | 63.15±10.19 | 67.7±10.64 | 79.77±29.44 | 140.38±30.43** | 2.69±2.02 | |
慢性淺表胃炎 | 23 | 60.18±8.58 | 67.24±8.83 | 51.52±24.04# # | 92.48±44.93# # | 3.27±2.37 | |
反流性食管炎 | 16 | 60.13±6.94 | 70.83±8.48* | 71.25±21.37★ | 137.19±33.94 * * | 3.28±1.56** |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3 | 59.22±6.92 | 67.45±9.91 | 65.87±21.71★ | 88.70±50.06# # | 2.10±2.04 | |
正常的 | 10 | 61.04±6.86 | 63.57±7.80 | 65.3±8.94 | 99.6±14.91 | 1.83±0.37 |
表5:(繼續)
*P < 0.05,**與正常組比較P<0.01;#P < 0.05,# #與淺表性胃炎組比較P<0.01;與十二指腸組比較,ΔP< 0.05, ΔΔP<0.01;■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組比較P<0.05;★P < 0.05,★★與慢性淺表性胃炎組比較P<0.01
EGG是一種用腹部表麵電極記錄胃肌電圖活動節律的無創方法。臨床研究發現胃粘膜和肌層的炎症浸潤和變形增生可引起基本電節律的產生和傳遞,進而導致節律異常和異位節律[6]。大量臨床研究表明,胃腸症狀與胃動力障礙和胃電活動異常有關。EGG參數優勢功率、頻率及正常慢波百分比的變化可反映胃運動功能[7]。胃速和高DP患者可有明顯腹痛、反酸、噯氣,胃速慢和低DP患者可有上腹部飽腹、厭食、疲勞、消瘦。波形響應麵積(WRA)和功率比代表胃的舒張和收縮運動。
我們的研究顯示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和十二指腸炎是兒童慢性腹痛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相關研究表明,兒童慢性淺表性胃炎多由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動力改變引起[8,9]。uievcinowicz M等人[10]對患有功能性腹痛和胃炎的兒童進行了胃電圖調查,發現空腹狀態下胃炎患者胃節律異常的比例最高。在功能性腹痛(FAP)和胃炎中,正常胃在餐後期占主導地位。
FAP、胃炎和對照組的顯性頻率、顯性力有統計學差異。FAP和胃炎[10]患者空腹時發生胃慢症的比例高於餐後。本研究證實FD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EGG參數DP、WRA和功率比均明顯低於正常健康兒童。以上結果提示,EGG對慢性淺表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是敏感和準確的。
反流性食管炎與胃排空延遲、胃竇運動減弱、幽門壓降低等胃運動障礙密切相關。胃排空延遲和幽門括約肌功能障礙導致胃和十二指腸內容物回流食管,引起胃和食管粘膜炎症,可能影響胃電活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EGG信號頻譜分析顯示DP、DF高,PNSW增加。Guo等人也報道了這些EGG波的變化。[7]。十二指腸炎患者的EGG原信號有高頻波,頻譜分析顯示DP、DF較高,功率比增大。
綜上所述,兒童EGG檢查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胃腸道電活動和異常模式,為消化道動力障礙、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常見消化疾病引起的慢性腹痛提供良好的研究和診斷依據。然而,兒童胃電圖檢查存在較多幹擾,仍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我們需要越來越大的樣本來總結EGG的臨床經驗,並使其盡可能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實踐。
沒有一個
沒有一個
沒有一個
- Perquin CW, Hazebroek-Kampschreur AA, Hunfeld JA, van SuijlekomSmit LW, Passchier J等(2000)兒童和青少年慢性疼痛:醫生谘詢和藥物使用。臨床疼痛雜誌16:229-235。[Ref。]
- 顧曉波,黃曉強,王春霞(2011)胃腸造影對小兒腹痛的診斷價值。臨床合理用藥4:82-84。
- H(2016)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電圖胃肌電活動異常的研究。土耳其胃病雜誌27:415- 420。[Ref。]
- 科莫羅夫斯基D (2018) EGG DWPack:多通道胃電信號記錄和分析係統。醫學係統雜誌42:201。[Ref。]
- 柯明義(2000)全國中華醫學會胃腸電圖學術會議總結。中華內科雜誌39:202-203。
- 尚舒,季海軍,李誌軍,魏曉紅,金玉軍,等。(2014)280例急性腹痛的診治。北方製藥10:126。
- 郭麗敏,黃曉強,王春霞(2013)胃電圖在兒童厭食症臨床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分析。中國醫學導刊10:302。
- 陳麗麗(2011)反複腹痛患兒胃鏡檢查的臨床意義。中國健康產業8:104。
- 馬剛,戴文傑(201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電圖與胃排空分析。中華醫學會研究生醫學36:34-36。
- ukowowicz M, Jarocka-Cyrta E, Kaczmarski M(2005)功能性腹痛和胃炎患兒的胃電造影。波爾·默庫爾·萊卡爾斯基18:54-57。[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文章類型:研究文章
引用:袁麗萍,傑超,周清良,明剛(2019)兒童慢性腹痛的胃電圖分析。臨床檢驗醫學4(1):dx.doi.org/10.16966/2572-9578.125
版權:©2019袁LP,等。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