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右前臂掌側燒傷後3周,新形成皮膚病變。
全文
Krieger Y1、*、#維斯E1 #Horev一2Melamed R3.Shoham Y1格林伯格D3.Silberstein E1
1索羅卡大學醫學中心整形和重建外科和以色列貝爾謝瓦內蓋夫本-古裏安大學健康科學係2Soroka大學醫學中心兒科皮膚科和以色列比爾謝瓦內蓋夫本-古裏安大學健康科學係
3.Soroka大學醫學中心兒科學部和以色列比爾謝瓦內蓋夫本-古裏安大學健康科學係
#克裏格和韋斯對這項工作做出了同樣的貢獻
*通訊作者:以色列貝爾謝瓦,索羅卡大學醫學中心整形和重建外科和本-古裏安內蓋夫大學健康科學係Krieger Y;電話:+ 972-8-6400880;傳真:+ 972-8-6403033;電子郵件:dr.krieger@gmail.com
化膿性肉芽腫是一種皮膚血管病變,常見於兒童和年輕人。眾所周知,它會在皮膚撕裂傷或穿透傷後爆發,但在兒童燒傷後很少有報道。
在這篇報告中,我們提出了一個不尋常的表現,大的多發性化膿性肉芽腫病變後,一個17個月大的兒童燙傷燒傷,並回顧了有關該主題的文獻。
這種現象可能代表一種嚴重形式的肉芽增生發展的真皮燒傷允許自發愈合。
化膿性肉芽腫;燃燒;燙傷;孩子;兒科
一個17個月大的男孩因2nd麵部,胸部,右上肢和下肢均有燒傷。燒傷傷口占體表麵積約6%。母親認為孩子是被滾燙的開水弄傷的。入院時給予支持治療,包括靜脈注射氯化鈉0.45% + 5%葡萄糖和氯化鉀0.149%聯合撲熱息痛鎮痛。入院時體溫為36.4℃。在他住院的頭幾天,孩子出現了高達39°C的高熱,沒有感染跡象(WBC計數正常,無菌血培養)。燒傷創麵用外用抗生素敷料(3%氯黴素)治療。經過兩周的每日隨訪和治療,觀察到燒傷區域提前閉合(約90%的上皮細胞化),患者出院繼續在門診燒傷診所進行隨訪。
出院一周後,患者的父母注意到他的前臂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凸起的圓形病變。又等了一個星期後,小男孩被他的兒科醫生轉到急診室。體格檢查發現,有幾個圓形隆起的結節性病變,表麵呈紅斑光澤,有斑片狀壞死區,覆蓋黃褐色外殼。病灶直徑0.8-3 cm,位於右臂內側、前臂和手腕背側先前燙傷區域內(圖1和圖2)。
圖2:燒傷後3周右前臂背側,新形成皮膚病變。
進行血液和拭子傷口培養[最終沒有細菌生長],並開始靜脈注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進行全身抗生素治療。他的傷口用5%的醋酸馬菲尼浸泡過的敷料局部處理。
入院時的組織活檢顯示水腫間質中毛細血管呈分葉狀增生,具有炎症特征,確診為化膿性肉芽腫(PG)(圖3)。患者接受手術切除這些肉芽腫性病變。所產生的缺陷被覆蓋使用一個分割厚度的皮膚移植。移植的皮膚全部切除後,孩子出院了。他在燒傷門診繼續隨訪,直到完全康複。所有接受切除和植皮的部位均顯示移植完全,且在此期間無肉芽腫性病變複發跡象(圖4)。
圖3:組織學檢查顯示毛細血管分葉狀增生,炎症特征診斷為PG。
(h E染色;放大10×)
圖4:前臂近端植皮術後3年。
化膿性肉芽腫(PG),也稱為小葉毛細血管瘤或肉芽腫毛細血管擴張症,是一種常見的獲得性良性血管腫瘤,據報道BRAF/RAS/ GNA14基因有突變。化膿性肉芽腫表現為紅色肉質丘疹,通常為圓形或橢圓形隆起的柔韌病變,最常發生在肢端皮膚上。它生長迅速,從皮膚中冒出形成莖或蒂。大小從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然而,它們通常很小,平均直徑為6.5毫米。
這種類型的皮膚毛細血管病變最常見於兒童,平均年齡為6.7歲,男女比例為2:1。PG主要涉及皮膚;然而,它也可能涉及到孕婦牙齦上的粘液膜。組織學上,一種小葉狀毛細血管瘤,其特征是鬆散水腫間質中毛細血管的分葉狀增生,並伴有炎症特征。病變的血管標誌物如CD31、CD34和VIII因子抗原染色呈陽性,但與嬰兒血管瘤不同的是,葡萄糖轉運蛋白-1 (GLUT1)染色呈陰性。毛細血管的病理小葉排列在組織學上區別於肉芽組織。據報道,它甚至出現在創傷、感染、皮膚和波特酒汙漬[2]。由於病因尚未確定,PG被懷疑是一種異常的愈合過程,由於啟動子和抑製劑的不平衡導致血管生成刺激的增生性新生血管反應。因此,明顯的高水平生長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和一些轉錄因子的過表達支持。創傷被認為是PG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因為創傷或局部手術治療往往先於病變的出現。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和侵入中斷的皮膚屏障的細菌[3]、真菌和病毒等不明微生物也被認為是可能的誘因。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pyogenic granuloma are bleeding and ulceration.
化膿性肉芽腫的鑒別診斷包括許多良惡性病變,如:無色素性黑色素瘤、血管肉瘤、基底細胞癌、卡波西肉瘤、血管瘤、杆菌性血管瘤病、轉移性內髒惡性腫瘤和肉芽組織[4,5]。
治療方案包括:手術切除與初級閉合,剃須切除後在基底電燒灼,冷凍液氮,二氧化碳(CO2)激光汽化、脈衝染料激光治療、電凝、局部抗生素甚至單獨支持治療均取得良好效果[6-8]。
通過Pubmed和穀歌Scholar的網絡搜索,共分配了11例燒傷後PG病變(表1)。報道的病例中有6例是由熱的煮沸牛奶引起的[9-14]。
一年 | 年齡 | 性 | 病因 | 位置 | |
De Kaminsky等[13] | 1978 | 15米/ o | F | 煮牛奶 | 樹幹 |
Momeni AZ等[11] | 1995 | 1.5 y / o | 米 | 煮牛奶 | 樹幹 |
5 y / o | F | 煮牛奶 | 樹幹 | ||
35 y / o | F | 煮牛奶 | 樹幹 | ||
Ceyhan M,等。[12] | 1997 | 18米/ o | F | 煮牛奶 | 手臂 |
Aliagaoglu等[1] | 2006 | 5 y / o | F | 未知的 | 手臂 |
Bozkurt M,等。[10] | 2006 | 2 y / o | 米 | 煮牛奶 | 前臂 |
Ceyhan等[12] | 2007 | 12 y / o | 米 | 滾燙的水 | 手臂 |
Ozbayoglu, et al。 | 2011 | 8 y / o | 米 | 火焰 | 樹幹 |
Drugun M,等。[14] | 2013 | 2 y / o | F | 未知的 | 臉 |
7 y / o | 米 | 滾燙的水 | 前臂 |
表1:兒童化膿性肉芽腫病例文獻複習。
隨訪6 ~ 12個月,所有病例均完全愈合,無複發。Patrice等人研究了178名兒童患者的結果,這些患者在不同的情況下發生PG,如:先前存在的毛細血管染色、皮膚疾病、昆蟲叮咬和創傷。本研究報告全層切除後無複發;然而,單純燒灼或切向切除加燒灼治療的病灶複發率為43.5%。一組報告了一例PG病變,發生在一個17個月大的男孩燒傷的皮膚上,經口服紅黴素治療8周後緩解。
燒傷後PG的病因尚不清楚。Bozkurt M等人[10]假設蛋白質或其他牛奶成分可能促成了PG的發生。一些研究者假設這是對細菌、病毒甚至真菌感染性生物的一種血管增生反應。一些人認為它是一種血管生成障礙,對血管生成刺激產生新生血管反應,促進周細胞的主要生長,而對內皮細胞的影響較小。我們假設PG對燒傷創麵的反應可能代表一種嚴重的肉芽增生,這是一種在燒傷愈合過程中經常發現的現象。在所有病例中,化膿性肉芽腫均出現在二度燒傷部位,經保守治療可使其自行愈合,肉芽組織增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可能是一級燒傷不夠嚴重,不足以引起這種炎症和新生血管的過程,而另一方麵,較深的三級燒傷通常采用手術治療,不允許肉芽組織的形成。手部和麵部大量的血管化可能與這些區域大量的PG出現有關。
化膿性肉芽腫是一種常見的創傷並發症,很少發生在燒傷後。據報道,隻有少數兒童會發生熱牛奶或沸水引起的燙傷。提示牛奶蛋白對其發育有促進作用;然而,這是一個沒有其他支持的假設。我們認為這一現象可能代表一種嚴重的肉芽增生形式發展的皮膚燒傷允許自發愈合。
Ignacio Sztarkier醫學博士,Leonid Kachko醫學博士,Soroka大學醫學中心病理學係。
作者沒有利益衝突需要聲明。
這項研究沒有得到財政支持。
- aliahoaoelu C, Bakan V, Atasoy M, Toker S(2006) 5歲兒童燒傷後化膿性肉芽腫伴多發及伴衛星浸潤。中華皮膚雜誌33:150-152。[Ref。]
- Askar I, killjnc N, Yucetas A (2003) Port-wine染色上出現化膿性肉芽腫1例報告。塑料學報45:52-54。[Ref。]
- 李軍,林德。C(2001)化膿性肉芽腫:再次化膿性?化膿性肉芽腫與巴爾通體的關係。中華外科雜誌5:467-470。[Ref。]
- Itin PH, flukiger R, Zbinden R, Frei R(1994)伴衛星性複發性化膿性肉芽腫——一種細菌性血管瘤病的局部變型?皮膚病學189:409 - 412。[Ref。]
- 林瑞林,Janniger CK(2004)化膿性肉芽腫。皮膚74:229 - 233。[Ref。]
- Money MA, Janniger CK(1995)化膿性肉芽腫。皮膚雜誌55:123- 136。
- SJ, Wiss K, Mulliken JB(1991)化膿性肉芽腫(小葉毛細血管瘤)。178例臨床病理分析。兒科皮膚病學8:267-276。[Ref。]
- Pagliai KA, Cohen BA(2004)兒童化膿性肉芽腫。兒科皮膚病學21:10-13。[Ref。]
- 李曉東,李曉東(2000)非血管瘤性血管病變。在:Achauer BM (eds)整形外科適應症,手術和結果聖版本,美國密蘇裏州莫斯比310。[Ref。]
- Bozkurt M, Kulahci Y, Zor F, Askar I(2006)燒傷病灶多發巨大播散性化膿性肉芽腫。燒傷護理雜誌27:247-249。[Ref。]
- Momeni AZ, Enshaieh S, Sodifi M, Aminjawaheri M(1995) 3例煮沸牛奶燒傷患者的多發性巨大播散性化膿性肉芽腫。國際皮膚病學雜誌34:707-710。[Ref。]
- Ceyhan M, Erdem G, kotiloehlu E, Kale G, Talim B,等。(1997)燒傷病灶多發播散性化膿性肉芽腫。兒科皮膚病學14:213-215。[Ref。]
- de Kaminsky AR, Otero AC, Kaminsky CA, Shaw M, Formentini E,等(1978)多發性播散性化膿性肉芽腫。中華醫學會皮膚病學雜誌98:461-464。[Ref。]
- Durgun M, Selcuk CT, Ozalp B, Aydinol M, Alabalik U(2013)罕見的二度燙傷後多發性播散性化膿性肉芽腫2例。燒傷創傷雜誌3:125-129。[Ref。]
- Ceyhan AM, Basak PY, Akkaya VB, Yildirim M, Kapucuoglu N(2007)一例燒傷皮膚多發爆發性化膿性肉芽腫:紅黴素是一種治療方法嗎?燒傷護理文獻28:754-757。[Ref。]
在此下載臨時PDF
Aritcle類型:病例報告
引用:Krieger Y, Weiss E, Horev A, Melamed R, Shoham Y,等(2020)燒傷上的多發大型化膿性肉芽腫:病例報告和文獻綜述。J臨床美容皮膚素4(3):dx.doi.org/10.16966/2576-2826.155
版權:©2020 Krieger Y,等。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發布,該協議允許在任何媒體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