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o-delloro
羅伯特·戴爾(Dell ' oro博士
神學研究教授

Loyola Marymount大學
洛杉磯,加州,美國
電話:(310) 338 - 2752
電子郵件:rdelloro@lmu.edu

教育

1992 道德神學博士 格裏高利大學,羅馬,意大利
1985 神學學士(神學學士,同等文學碩士) 格裏高利大學,羅馬,意大利
1983 在神學學士學位 意大利米蘭,北意大利神學院

傳記

Roberto Dell 'Oro博士是生物倫理學研究所主任,Loyola Marymount大學神學研究係教授。他在米蘭(意大利)、慕尼黑(德國)和羅馬學習哲學和神學。1992年,他在羅馬教皇格裏高利大學(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獲得了神學倫理學博士學位,導師是克勞斯·德默(Klaus Demmer)。從1993年到1995年,他是喬治敦大學肯尼迪倫理研究所的生物倫理學博士後,總統的生物倫理學委員會前主席已故的埃德蒙·佩萊格裏諾是他的導師。1995年,他成為喬治敦大學臨床生物倫理學中心的高級學者,並在醫學院和哲學係任教。2003年秋天,羅伯托轉到LMU神學研究係,在那裏他是正教授和生物倫理學研究所主任。多年來,羅伯托在洛杉磯地區的多個醫療中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擔任生物倫理學的臨床和研究職位。2010年,他被選為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Erasmus Mundus生物倫理學教授。自2003年以來,他一直是華盛頓特區喬治敦大學肯尼迪倫理研究所的附屬學者

羅伯托博士在生物倫理學、哲學和神學倫理學領域任教,尤其對神學和哲學交叉路口的人類學主題感興趣。他是三本書的作者/合著者:《健康與人類繁榮:宗教、道德人類學和醫學》(華盛頓:喬治敦大學出版社,2006年);《道德經驗與人:論迪特裏希·馮·希爾德布蘭德的現象學》(羅馬:格裏高利大學出版社,1996年);而且生物倫理學的曆史:國際視角(舊金山:國際學者出版社,1996年)。他翻譯了兩本德語著作,並在《神學研究》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Gregorianum;健康發展;醫學、保健和哲學;《當代衛生法律和政策雜誌》;INTAMS審查;Rivista di teologia士氣;Vida y Etica, Persona y Bioetica


研究的興趣

  • 生物倫理學
  • 神學研究
  • 人類學研究

科學活動

教學經驗
2013年至今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生物倫理學研究所主任
2009年至今 加州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神學研究係正教授美國
2005 - 2009 加州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神學研究係副教授美國
2004 - 2006 加州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生物倫理學研究所生物倫理學藝術碩士項目研究生主任,美國
2003 - 2005 加州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神學研究係助理教授美國
1997 - 2001 喬治敦大學臨床生物倫理學bon Secours項目主任,華盛頓,美國
1995 - 2003 美國華盛頓臨床生物倫理學中心國際訪問學者項目主任
1987 - 1990 道德神學助理教授,意大利米蘭
專業活動
2016 意大利瓦雷茲市瓦雷茲insubria大學伊蒂卡診所裏塞卡中心科學委員會成員
2015 教皇終身學院通訊委員
2015 意大利米蘭天主教大學生命倫理中心科學委員會成員
2014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南加州生物倫理委員會聯盟董事會成員
2014年至今 美國華盛頓貝塞斯達國立衛生研究所傳染病司數據和安全監測委員會醫學倫理學家
2014年至今 洛杉磯教區神學委員會委員,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生物倫理小組主席
2009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貝拉明論壇主任
2008 - 2011 天主教衛生協會倫理學家/神學家委員會成員
2007 - 2010 加州聖莫尼卡聖約翰醫療中心倫理委員會主席,美國
2007 泛美衛生組織曼努埃爾·貝拉斯科·蘇亞雷斯生物倫理學獎評選委員會成員
2004 蘭德公司一項研究的專家顧問,該研究的主題是“就設置臨終積極治療的限製達成區域共識”。
2003 - 2009 天主教生物倫理學家國際論壇成員
2003 - 2006 臨床生物倫理學家,家庭生活中心,聖弗朗西斯醫療中心,加利福尼亞州,美國
2003 - 2006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弗朗西斯職業學院機構顧問委員會成員
2001 - 2007 美國馬裏蘭州貝塞斯達NIH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展研究所內部數據和安全監測委員會醫學倫理學家
榮譽和獎勵
2016 - 2017 授予unhealth基金會研究補助金
2015 - 2016 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約拉瑪麗蒙特大學道姆教授獎
2010 意大利帕多瓦大學Erasmus Mundus生物倫理學教授
2009 “脆弱性與人類狀況”,提案入選Bellarmine論壇,Loyola Marymount大學,加利福尼亞州,美國

出版物

  1. “我們應該希望治愈嗎?”撫養自閉症兒童”,在Aldegonde Brenninkmeijer-Werhahn主編的《婚姻的穩定性和在一起的變化》(柏林:LIT Verlag, 2017)中。
  2. “Sollen wir auf Heilung hoffen?”在Aldegonde Brenninkmeijer-Werhahn所著,《Ehe-Bestand and Wandel im Miteinander》(柏林:LIT Verlag, 2017)。
  3. 《德默爾神學倫理學中的道德真理與人類學調解》,《聖經》第1期(2017):37-50。
  4. 《梵蒂岡之後的良心:討論天主教醫療保健的神學前提》,見大衛·德·科塞和托馬斯·奈恩主編的《良心與天主教:從臨床背景到政府授權》(瑪麗諾爾:紐約,奧比斯圖書,2017),第33-48頁。
  5. “職業與美德”,摘自Ignacio Carrasco de Paula和Renzo Pegoraro主編的《美德、職業與醫學》(羅馬:教皇終身學院,2017),30-56頁。
  6. “為什麼臨床倫理?經驗、辨別和床邊意義的記憶>,《生物人格》第20卷(2016)第1期:86-99。
  7. 安東尼奧·斯帕諾羅和維托拉多弗·坦伯恩所著的《生物政治人物的propostper per una bioolitica Personalista》(羅馬: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2015), 23-41。
  8. “在抵抗和屈服之間:自閉症患者研究的倫理學”,見《人類的Dolentium:世界上的教會和健康》86(2015):58-66。
  9. “作為飽和現象的體現:醫學、神學和現代性的一些形而上學前提”,載於《國際哲學與神學雜誌》,vol. 2, n. 4(2014): 69-84。
  10. “衰老、殘疾和死亡倫理”,見Ignacio Carrasco de Paula和Renzo Pegoraro主編的《衰老和殘疾:倫理問題和建議的解決方案》,(羅馬:教皇生命學院,2014),201-212。
  11. “紀念埃德蒙·佩萊格裏諾教授”,摘自Ignacio Carrasco de Paula和Renzo Pegoraro主編的《衰老與殘疾:倫理問題和建議的解決方案》,(羅馬:教皇生命學院,2014),279-282頁。
  12. “在生物環境中,死亡的喜悅與激情:在生物環境中,死亡的喜悅與狂歡的喜悅”,載於Corrado Viafora和Francesca Marin主編的《在跨文化的競爭中死亡的喜悅》(米蘭:Franco Angeli, 2014), 86-100頁。
  13. 《Oltre la censura del senso: riflessioni sul futuro della bioetica》,載於《醫學與士氣》[羅馬天主教大學](2014/2):233-246。
  14. “為什麼生物倫理學?《論醫學意義的記憶》,見《醫學與法律》32(2013):163-176。
  15. “重鑄基本的道德神學:克勞斯·德默基督人類學注釋”,載於《格列高利》93/3(2012):463-483。
  16. “Klaus Demmer的filosofia: sull 'infrastruttura trascendentale del suo pensiero”,載於Aristide Fumagalli e Vincenzo Viva,主編,載於Pensare l’agire: in onore di Klaus Demmer(米蘭:Paoline, 2011), 15-49。
  17. 《生物學界的研究成果》,摘自Corrado Viafora主編的《生物學界的語言》(米蘭:Franco Angeli, 2011)。
  18. 《未來的生物》,摘自達洛亞·皮蘇主編的《技術進步的生物時代》(2011年即將出版)。
  19. “醫學倫理學:對意義記憶的解釋學思考”,見Corrado Viafora和Kathrin Ohnsorge主編的《臨床生物倫理學》(帕多瓦/巴塞爾:Erasmus Mundus, 2010), 7-23頁。
  20. “神學人類學與生命倫理學”,見喬瓦尼·格蘭迪和馬塞洛·吉拉爾迪主編的《宗教與生命倫理學》(帕多瓦:伊拉斯謨·穆圖斯,2010),89-100頁。
  21. “Theologie in der Öffentlichkeit: Ein anthropologischer Beitrag zur Bioethik”,見《Theologische Reihe der Universität Wiens》(Wien: Universitätsverlag, 2010)。
  22. “Voraussetzungslosigkeit in der Bioethik?”克洛尼隆與人類學Vorverständnis”,《維也納的神學》Universität(維也納:Universitätsverlag, 2010)。
  23. “Die Funktion der Bioethik in der Medizin: Hermeneutische Erwägungen”,見《Theologische Reihe der Universität Wiens》(Wien: Universitätsverlag, 2010)。
  24. “放射診斷中的倫理問題”,見《輻射防護劑量學》,Vol. 135/2(2009): 122-127。
  25. 《在邊界上:論神學人類學對生物倫理學的貢獻》,見OMEGA:印度科學與宗教雜誌(2007):52-74,
  26. “Bioéthique et recherche du sens en medicine”,在阿梅勒·德·布維和讓-菲利普·庫博的《Une bioéthique pour un monde vable ?》La bioéthique en discussion (press Universitaires du Septentrion, 2006), 41-56。
  27. “La dimensione ermeneutica nell 'esperienza della cura: una ricognizione現象描述”,載於Corrado Viafora和Silvia Mocellin(編),L 'argomentazione nel giudizio bioetico(米蘭:Franco Angeli, 2006), 183-198。
  28. “La contribution on de La Religion a La Bioetica”,載於《生物與宗教》,6/1(2005):25-40。
  29. “克隆、婚姻和家庭:意識形態前提和被遺忘的問題”,inams評論11(2005):67-79。
  30. “解釋臨床判斷:醫學實踐的認識論筆記”,見Corrado Viafora,《臨床生物倫理學:對基礎的探索》(Dordrecht:施普林格學術出版社,2005年),155-168頁。
  31. “我的醫療機構和我的醫療機構”,見(編)瑪麗安娜·根薩貝拉·福納裏,《醫療機構和醫療機構的藝術》(梅西納:魯貝蒂諾,2005),33-51。
  32. “基因技術:基因技術:基因技術的發展”,在S. Pisu、G. castello和G. Caocci(編)的《基因科學的發展》中。生物的關鍵問題(卡利亞裏:Edizioni CUSL, 2005), 121-134。
  33. 《討論的語境:意識形態的前提和視頻的前提》,《文化與環境》第4卷(2003年),第3期。2: 53 - 65。
  34. “生物醫學的臨床應用:衛生保健的問題”,見(編)>馬裏奧Picozzi,馬裏奧。塔維亞尼和保羅·卡托裏尼,《生物學家的職業研究》(米蘭:Giuffre ', 2003), 42-66。
  35. “醫學研究:現象描述”,見瑪麗安娜·根薩貝拉·弗納裏(編),《生命的前沿:生存和morire的環境》(索維利亞·曼內利:魯比蒂諾,2003),20-34。
  36. “西方生命倫理學的氣候:個體自由主義與社會團結之間”,載《多元文化空間中的生命倫理學:價值定位與教訓翻譯》(2002年12月2-4日,中國長沙)。
  37. 《La Bioetica en Estados Unidos: university versidad Catolica Argentica-Georgetown Bioetica dialogue》,Vida y Ética 3(2002): 19-41。
  38. 神學話語與後現代狀態:生物倫理學的個案>,《醫學、衛生保健與哲學》,18(2002)第3期:127-136。
  39. “L 'eticista come mediatore”,見《Janus》第8卷(2002):50-56。
  40. “市場風氣與衛生保健的完整性”,《當代衛生法律與政策雜誌》,18(2002)第3期:641-647。
  41. 《雙胞胎分離的倫理學:一個近期案例的分析》,《旅遊》第10期(2002):89-106。
  42. “臨床生物倫理學中心的哲學與項目”,《旅行月刊》10(2002):17-31。
  43. “正直和遵守:醫療保健機構的醫學和倫理”,《衛生進展》(2001年9月- 10月):29-36。
  44. “喬治敦大學臨床生物倫理學中心:哲學和活動”,Cuadernos de Bioetica(艾迪奧do Centro de Estudios de Bioética de亞速爾),26(2001):21-36。
  45. “醫療的信任:衛生數據保護問題”,載於《衛生數據保護行動》(馬德裏:馬德裏社區衛生保護機構,2000年),第69-92頁。
  46. “人類學dell ' intimita ' e segreto professionale”,摘自《Quaderni di etica medica》(帕多瓦:CIC Edizioni Internazionali, 2000),第65-79頁。
  47. (與Warren Reich)“生物倫理學的新時代:道德經驗意義的來源”,見Allen Verhey,《宗教與醫學倫理學:回顧,展望未來》(大激流城,MI: Eerdmans, 1996):第96-119頁。
  48. “Esperienza e verita '士氣”,Rivista di teologia士氣28(1996):63-82。
  49. “北美的人類學與人類學:生物人類學”27(1995):203-220。
  1. 《教宗方濟各論愛的喜悅:神學和田園的思考》,與托馬斯·勞施,S.J.合著(紐約/新澤西州馬赫瓦:保利斯特出版社,2018年)
  2. 《健康與人類繁榮:宗教、醫學和道德人類學》,卡羅爾·泰勒著(華盛頓特區:喬治敦大學出版社,2006年)
  3. 《生物倫理學的曆史:國際視角》,與Corrado Viafora合作(舊金山:國際學者出版社,1996年)
  4. Esperienza士氣e人格。《道德經驗與人:狄特裏希·馮·希爾德布蘭德的現象學倫理學》(羅馬:格裏高利大學出版社,1996年)
書翻譯
  1. 克勞斯·德默:《塑造道德生活:道德神學的途徑》(華盛頓特區:喬治敦大學出版社,2000年),摘自德語版《die Moraltheologie》Einführug(未出版手稿)
  2. 卡爾·拉納,遠見與專業:mistica ed esperienza della trascendenza(米蘭:Vita e Pensiero, 1994),來自德國遠見與先知:Zur Mystik und Transzendenzerfahrung(弗賴堡;牧民,1989)

生物倫理學和應用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