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與感染性疾病

全文

迷你回顧
從羊奶中分離出的乳酸菌在預防癌症中的作用

Bharti Mittu1 *Yashila Girdhar2

1國家藥學教育和研究研究所,莫哈裏,旁遮普邦- 160062,印度
2塔帕爾大學生物技術係,印度旁遮普-147002

*通訊作者:Bharti Mittu,國家藥學教育和研究研究所,旁遮普莫哈裏- 160062,印度,E-mail: bharti9mittu@yahoo.com


摘要

乳酸菌作為益生菌,從羊奶中分離出來具有多種藥用特性。研究發現,羊奶中的乳酸對預防大腸癌有重要作用。據觀察,隨著生物活性肽,細菌種類的LAB喜歡l .杆菌l . paracasei抑製了海拉細胞係的增殖。這些細菌的預防作用機製仍在研究中

關鍵字

乳酸菌;羊奶;癌症預防

簡介

乳酸菌以其藥用特性而聞名,因此它被認為是益生菌[1]的主要來源。現在,一天的益生菌正在成為人類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細菌可以從牛奶、奶製品、肉類、魚類和對蝦等不同來源中分離出來,也可以在人體腸道中發現[2-5]。從羊奶中分離出的LAB菌株可能比其他細菌源表現出更多的藥用特性。眾所周知,羊奶比牛奶或水牛奶更受歡迎,因為它的營養價值最高。由於牛奶來源有限,生產成本昂貴,在家庭中很少使用。此外,強烈建議對牛奶過敏的人喝羊奶,也建議孕婦和嬰兒喝羊奶,以滿足他們生長[7]的營養需求。羊奶中的礦物質、維生素、酶、蛋白質、電解質、脂肪酸、微量元素和乳酸菌(益生菌)有助於人體對抗腹瀉、胃腸道疾病、嘔吐、便秘和呼吸係統疾病[8]。尤其是在嬰兒羊奶有助於改善消化係統,增加身體的免疫力[9]。也有研究表明,羊奶對預防各種類型的癌症,特別是結腸癌和結直腸癌[10]有顯著的作用。

羊奶的實驗室成分及其防癌作用

到目前為止,人們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來評估山羊奶中不同成分在預防癌症中的作用。乳蛋白作為多種生物活性肽的前體,具有抗癌作用。牛奶蛋白的生物活性肽甚至被商業化,因為它們對包括癌症在內的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的生理和藥物作用。除了這些牛奶蛋白,羊奶中的乳酸菌在對抗癌症方麵也有潛在的作用[13,14]。這些乳酸菌也可以作為益生菌,並作為定期的食物補充劑(15)。根據Setyawardani等人的研究,羊奶中約61%的乳酸菌具有異質發酵特性,39%的乳酸菌具有同質發酵特性[16]。從羊奶中分離出的乳酸菌已進行了大量的鑒定和鑒定。這些研究的結果分離出了不同種類的細菌包括嗜酸乳杆菌、羅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幹酪乳杆菌、副幹酪乳杆菌、保加利亞乳杆菌、乳酸乳杆菌、兩歧歧杆菌、長殖乳杆菌、乳酸乳杆菌鏈球菌嗜熱菌.這些是革蘭氏陽性菌,具有負過氧化氫酶活性,大多數為厭氧生長(17,18)。這些細菌已被研究用於預防結腸癌和結直腸癌[19,20]。研究表明,羊奶中所含的LAB可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致癌物的毒性和抑製腫瘤[9]。一項針對海拉細胞係的研究證明了從羊奶中分離出來的細菌的抗癌特性。本研究以發酵羊奶為原料,加入兩種細菌的均水解物l .杆菌l . paracaseiHeLa細胞株[21]生長受到抑製。此外,一些研究已經證明了其他的LAB分離物的抗癌活性。LAB細菌增加人體對癌細胞的免疫力仍在研究中。相反,這些細菌如何發揮抗癌作用也一直存在爭議。Shida K.對幹酪乳杆菌Shirota的研究揭示了細菌在預防癌症過程中的作用機製。研究表明,幹酪乳杆菌具有增強NK細胞活性的能力,從而刺激巨噬細胞或單核細胞[22]產生IL-12。然而,其他細菌在癌症預防中的作用機製是研究的熱點。最後,根據M. Villa-Garcia的說法,我們可以從羊奶中分離出這些細菌,並將它們微膠囊化,進一步用作對抗癌症的益生菌[24]。

討論

大量的研究已經確定了羊奶中的乳酸菌在癌症中的預防作用。一項研究表明,這些細菌對預防結腸癌和結直腸癌[11]具有顯著的能力。由於乳酸菌的存在,山羊奶被認為具有抗癌特性。相比之下,其他來源的LAB可以具有抗癌活性,但已經表明,與其他來源的LAB相比,如魚、肉、牛奶等,羊奶具有更多的藥用價值。Nandhini, B.和M. Palaniswamy觀察到從羊奶中分離出的LAB菌株對HeLa細胞株[21]的抑製作用。說明羊奶中LAB菌株可能具有獨特的抑製腫瘤增殖的作用機製。另一項關於幹酪乳杆菌的研究結果證明,該菌株參與刺激巨噬細胞或單核細胞產生IL-12,從而增加對癌細胞[22]的免疫力。唯一的機製已被研究的實驗室菌株的羊奶。

關鍵是乳酸菌作為益生菌被廣泛應用,以獲得人體必需的營養。這些細菌除了具有營養價值外,還具有防癌作用,其作用機製有待進一步研究。對羊奶中這些細菌的研究可為預防癌症的研究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ljunh A, Wadström T(2006)乳酸菌作為益生菌。當前問題腸道微生物學7:73 - 89。[Ref。
  2. 李誌強,李誌強,李誌強(2009)生禽肉中乳酸菌的分離與鑒定。畜牧生物技術25:1071-1077。[Ref。
  3. 科倫坡E, Franzetti L, Frusca M, Scarpellini M(2010)意大利手工山羊奶酪中乳酸菌的表型和基因型特征。食品科學雜誌73:657-662。[Ref。
  4. Guessas B, Kihal M(2004)海產品中乳酸菌的分離鑒定。生物技術學報3:339-342。
  5. 陳誌偉,陳誌偉,陳誌偉,等。(2005)魚、蝦乳酸菌的生物化學特性。文化收藏雜誌4:48-52。[Ref。
  6. 沙瑪R, Sanodiya BS, Thakur GS, Jaiswal P, Pal S,等。(2013)奶牛、山羊、綿羊、駱駝和水牛原料奶中乳酸菌的鑒定及其對乳酸產生的特殊說明。英國微生物學雜誌J 3: 743-752。[Ref。
  7. Masood MI, Qadir MI, Shirazi JH, Khan IU(2011)乳酸菌對人體的有益作用。暴擊Rev微生物37:91-98。[Ref。
  8. Zenebe T, Ahmed N, Kabeta T, Kebede G, Medicine V,等。(2014)羊奶藥用和營養價值研究進展。營養學術雜誌3:30-39。
  9. 肖漢,巴提M(2013)乳酸菌及其在益生菌中的應用。J Bioremed Biodeg 4:8。[Ref。
  10. 李誌強,李誌強,李誌強(2002)乳酸菌、益生菌與免疫係統的關係。獸醫學雜誌47:169-180。[Ref。
  11. Norat T, Riboli E(2003)乳製品與結直腸癌。可能的發病機製及流行病學證據綜述。[Ref。
  12. Parodi PW(1998)牛奶蛋白在癌症預防中的作用。Aust J Dairy technology 53:37 - 47。[Ref。
  13. 傅蒂亞德,王誌強,王誌強,王誌強,等(2008)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在結直腸癌化學預防中的作用。世界胃腸醇14:6453-6457。[Ref。
  14. Kumar KS, Sastry N, Polaki H, Mishra V(2015)通過益生菌預防結腸癌:概述。中華癌症雜誌7:81-92。[Ref。
  15. 王誌強,王誌強,王誌強(2014)產自阿爾及利亞西部羊奶的植物乳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第13卷第18- 21頁。[Ref。
  16. 王誌剛,王誌剛,王誌剛,王誌剛(2008)國產羊奶中益生菌乳酸菌的分離鑒定。動物生產13:57 - 63。[Ref。
  17. Terzic-Vidojevic A, Veljovic K, Tolinacki M, Nikolic M, Ostojic M,等。(2009)從兩個不同地理位置生產的手工茲拉塔爾奶酪中分離出的乳酸菌的特性。創世紀41:17 - 136。[Ref。
  18. Khemariya P, Singh S, Nath G, Gulati AK(2013)乳製品和非乳製品源中nis +乳酸乳球菌的分離、鑒定和抗生素敏感性。捷克食品科學31:323-331。[Ref。
  19. Brady LJ, Gallaher DD, Busta FF(2000)益生菌培養在預防結腸癌中的作用。Am社會營養科學410-414。[Ref。
  20. 鍾玲,張旭,Covasa M(2014)乳酸菌在結直腸癌防治中的作用。世界胃腸醇20:7878-7886。[Ref。
  21. Nandhini B, M Palaniswamy(2013)植物乳杆菌和副幹酪乳杆菌發酵羊奶的抗癌作用。國際醫藥科學5:898-901。[Ref。
  22. Shida K, Nomoto K(2013)益生菌作為有效的免疫增強劑:在癌症預防中的轉化作用。印度醫學雜誌,第138卷第808 - 814頁。[Ref。
  23. Liong MT(2008)益生菌和益生元在結腸癌預防中的作用:假設機製和體內證據。國際分子生物學雜誌9:854-863。[Ref。
  24. Villa-Garcia M, Pedroza-Islas R, Moreno R, De la Rosa M, MartinezFerez A(2014)羊奶餾分微膠囊化益生菌的適宜性。免疫Let 9:2 - 5。

下載臨時PDF

PDF

條信息

文章類型:迷你回顧

引用:米圖B, Girdhar Y(2015)從羊奶中分離出的乳酸菌在預防癌症中的作用。Autoimmun Infec Dis 1(2): doi http://dx.doi.org/10.16966/2470-1025.108

版權:©2015 Mittu B等。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許可的條款發布,允許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製地使用、分發和複製,前提是要注明原作者和來源。

出版的曆史:

  • 收到日期:9月11日

  • 接受日期:2015年11月2日

  • 發表日期:201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