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1. 熊,M.;陳,G.;Barford, J。“酵母基因工程提高木糖乙醇生產”,台灣化學工程學院學報,45,(1),2014,p. 32-39 (2014)
  2. 哈迪,P.;Barford, j .;麥凱,G。“利用電子垃圾為基礎的新型吸附劑-單、二元和三元體係的選擇性有毒金屬吸收”,環境化學工程雜誌v. 2, (1), 2014, p. 332-339 (2014)
  3. 孔蘭·馮;林俊峰;Barford,約翰;McKay, Gordon,“氨基吸附劑選擇性吸附金屬離子的比較研究”,膠體與界麵科學雜誌,395,2013年4月,p. 230-240 (2013)
  4. 撒利姆,朱奈德;高,平;Barford,約翰;McKay, Gordon,“用於燃料電池應用的新型複合膜的開發和表征”,材料化學雜誌A:能源和可持續發展材料v. 1, (45), 2013, p. 14335-14343 (2013)
  5. 哈迪,佩曼;高,平;約翰·p·巴福德;McKay, Gordon,“回收印刷電路板的非金屬部分作為有毒重金屬吸附劑的新應用”,有害材料雜誌v. 252, 2013年5月,第166-170頁(2013)
  6. 哈迪,Pejman。, Barford, John。麥凱,戈登。,“一種新型電子垃圾衍生材料同時去除廢水中二元鈷鎳重金屬的協同效應”,化學工程雜誌。v. 228, 2013年7月,第140-146頁(2013)
  7. 哈迪,Pejman。, Barford, John。麥凱,戈登。“利用新型電子垃圾材料捕獲有毒重金屬的機理、建模與比較”,環境科學與技術。第47,(15),2013年8月,第8248-8255頁(2013)
  8. 熊,明永。,陳國華。, Barford, John。“木糖還原酶輔酶偏好的改變對提高高木糖濃度釀酒酵母乙醇生產的影響”,生物資源技術。v. 102,(19), 2011年10月,第9206-9215頁(2011)
  9. 林海景;巴福德,約翰·帕特裏克;McKay, Gordon,“波特蘭水泥熟料中城市固體垃圾焚燒灰的利用”,清潔技術和環境政策,第13期,2011年8月,第607-615頁(2011)
  10. 葉偉明;約翰·p·巴福德;Mckay, Gordon“活性炭和骨炭吸附去除活性黑5的動力學和機製的比較研究”,化學工程雜誌v. 157,(2-3), 2010年3月1日,p. 434-442 (2010)
  11. 葉偉明;約翰·p·巴福德;麥凱,戈登,“活性黑5在不同吸附劑填料的上流固定床生物反應器中的生物降解和生物再生”,化學技術與生物技術雜誌,85,(5),2010年5月,第658-667頁(2010)
  12. 羅,Xiaoteng。,徐,京晶。, Barford, John。,興,我明。,“基於磁粒子的PCR擴增子檢測電化學傳感平台”,電化學通訊。v. 12, (4), 2010, APR, p. 531-534 (2010)
  13. 羅,Xiaoteng。,徐,京晶。, Barford, John。,興,我明。,“基於磁粒子的PCR擴增子檢測電化學傳感平台”,電化學通訊,12,531-534 (2010)
  14. Wong K.W.W.;Barford,摩根大通“Metstoich:生化工程中的定量代謝和能量學教學”,化學工程教育v. 44, (2), 2010, p. 147-156 (2010)
  15. 王家衛;Barford,摩根大通“Excel VBA作為化學工程核心課程問題解決工具的教學”,化學工程師教育v. 5, (4), 2010 (2010)
  16. 林,香港;葉問,W.M.;摩根大通(J.P. Barford;麥凱,G。“焚燒垃圾灰的使用:綜述”,可持續發展v. 2, 2010, p. 1943-1968 (2010)
  17. 劉,Lifen。, Barford, John。、楊景、倫。,“新鮮TiO2和Ag/TiO2的非紫外殺菌活性”,環境科學學報。V. 21, (5), 2009, p. 700-706 (2009)
  18. 葉,a.w.m.;巴福德,j.p.;麥凱,G。“活性黑色染料在不同吸附劑上的吸附/解吸:鹽、表麵化學、孔徑和表麵積的影響”,膠體與界麵科學雜誌,337,(1),2009年9月1日,p. 32-38 (2009)
  19.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基於水楊酸羥化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和己糖激酶共固定化的安培三酶ATP生物傳感器”,傳感器和驅動器b-化學v. 132,(1), 2008年5月28日,p. 1-4 (2008)
  20. 葉偉明;巴福德,j.p.;麥凱,G。“高表麵積竹衍生活性炭的生產與比較”,生物資源技術v. 99,(18), 2008, 12月,p. 8909-8916 (2008)
  21.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使用絲網印刷電極安培法測定酪氨酸酶兒茶酚酶活性”,化學分析,v. 52, (1), 2007, p. 5-14 (2007)
  22.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基於共固定化對羥基苯甲酸羥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葡萄糖-6-磷酸生物傳感器的開發”,生物傳感器與生物電子學v. 22,(11), 2007, 5月15日,p. 2754-2758 (2007)
  23.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基於雙酶的clark型電極的葡萄糖-6-磷酸無幹擾生物傳感器的開發”,傳感器和驅動器b-化學v. 123,(2), 2007年5月21日,第696-700頁(2007)
  24.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使用水楊酸羥化酶/ l -穀氨酸脫氫酶係統的l -穀氨酸無幹擾生物傳感器的開發”,酶與微生物技術v. 41,(6-7), 2007年11月1日,第689-693頁(2007)
  25. 崔,曰。, Barford, John。, Renneberg, Reinhard。“l -穀氨酸脫氫酶和對羥基苯甲酸羥化酶在克拉克型電極上的共固定化l -穀氨酸生物傳感器的開發”,傳感器和執行器b -化學品。(2007) 121, 2696 -700 (2007)
  26.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用堿性水解和酸酯化法測定聚(3-羥基丁酸)”,分析通訊v. 40, (15), 2007, p. 2915-2924 (2007)
  27. 劉,李芬。, Barford, John。、楊景、倫。是的,格蕾絲。,“固體表麵金屬摻雜TiO2塗層的非紫外殺菌活性”,環境科學學報。V. 19, (6), 2007, p. 745-750 (2007)
  28.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基於過氧化氫酶或酪氨酸酶固定化的一次性絲網印刷電極安培法測定疊氮化物”,分析科學v. 22, (10), 2006, OCT,第1279-1281頁(2006)
  29. 崔,Y;摩根大通Barford;Renneberg, R“用雙酶絲網印刷生物傳感器安培法測定磷酸葡萄糖轉換酶活性”,分析生物化學v. 354,(1), 2006, 7月1日,p. 162-164 (2006)
  30.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使用基於酶的生物傳感器和堿性水解的組合測定聚(3-羥基硝酸酯)”,分析科學v. 22, (10), 2006, OCT, p. 1323-1326 (2006)
  31. 崔,曰。, Barford, John。, Renneberg, Reinhard。“酶促分光光度法和堿性水解法聯合測定聚(3-羥基丁酸)”,分析letters。V. 39, (12), 2006, p. 2429-2439 (2006)
  32.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用於電化學測定環境空氣中硝酸鹽的雙酶係統的開發”,分析與生物分析化學v. 386,(5), 2006年11月,第1567-1570頁(2006)
  33. 崔,曰;約翰·p·巴福德;Renneberg, Reinhard,“利用酶促反應開發富氧生物傳感器”,生物技術快報v. 28,(22), 2006年11月,p. 1835-1840 (2006)
  34. 李,Xiu-Ting。,劉麗芬。,楊鳳林。,張興文。, Barford, John。,“Pt/TiO2光催化-氨氧化-亞硝酸鹽耦合還原脫氮”,無機化學學報。第22,(7),2006年7月,p. 1180-1186 (2006)
  35. 關,RCH;梁,HF;Hon, PYT;摩根大通Barford;Renneberg, R“利用丙酮酸氧化酶的絲網印刷生物傳感器快速測定合成廢水中的磷酸鹽”,應用微生物學與生物技術v. 66, (4), 2005, JAN, p. 377-383 (2005)
  36. 白菜,喀喇昆侖公路;摩根大通Barford;McKay, G“從竹腳手架廢料中生產活性炭的工藝設計,評價和敏感性分析”,化學工程雜誌v. 109,(1-3), 2005年5月1日,p. 147-165 (2005)
  37. Jang, JD;摩根大通Barford;Lindawati;Renneberg, R“生化需氧量(BOD)生物傳感器在排序批式反應器係統中優化生物碳和氮去除的應用”,生物傳感器與生物電子學v. 19,(8), 2004年3月15日,p. 805-812 (2004)
  38. Li, LL;蔡,H;Lee, TMH;Barford J;邢曉明,“利用導電聚合物修飾電極和納米顆粒標記進行PCR擴增的電化學檢測”,電化學分析,16,(1-2),2004,JAN, p. 81-87 (2004)
  39. Mak WC;陳永昌;Barford J;Renneberg, R“在測序批式反應器(SBR)係統中快速監測磷酸鹽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與生物電子學v. 19,(3), 2003年11月30日,p. 233-237 (2003)
  40. Chan, AHC;陳,CK;摩根大通Barford;“太陽能光催化薄膜級聯反應器處理含苯甲酸廢水”,水科學研究,37,(5),2003,p. 1125-1135 (2003)
  41. Chan, AHC;摩根富林明波特;摩根大通Barford;陳誌強,“TiO2塗層對苯甲酸光催化氧化活性的影響”,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2,(7),p. 1758-1765 (2002)
  42. 麥克內文,D;Barford, J“在陽離子交換機製的背景下泥炭生物過濾器的吸附和pH的相互關係”,水研究v. 35, (3), 2001, MAR, p. 736-744 (2001)
  43. Chan, AHC;摩根富林明波特;摩根大通Barford;陳誌強,“光催化薄膜級聯反應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化合物”,水科學與技術,44,(5),2001,p. 187-195 (2001)
  44. DJ張;Barford, JP,“雜交瘤細胞批量和投料批量培養大分子代謝的非結構化動力學模型”,生化工程雜誌v. 4, (2), 2000, JAN, p. 153-168 (2000)
  45. 麥克內文,D;Barford, J“生物過濾作為氣味消減策略”,生物化學工程雜誌v. 5, (3), 2000, JUL, p. 231-242 (2000)
  46. Jang, JD;Barford, JP,“喂料速率對小鼠雜交瘤細胞生長速率和抗體產生的影響”,《細胞技術》32,(3),2000,MAR, p. 229-242 (2000)
  47. Jang, JD;桑德森,CS;Chan,拚箱;摩根大通Barford;“杆狀病毒感染昆蟲細胞中重組蛋白生產的結構建模”,細胞技術,34,(1-2),2000,10月,p. 71-82 (2000)
  48. 桑德森,CS;摩根大通Barford;巴頓,GW“動物細胞培養係統的結構化動態模型”,生化工程雜誌v. 3, (3), 1999, JUN, p. 203-211 (1999)
  49. 桑德森,CS;Jang, JD;摩根大通Barford;巴頓,GW“動物細胞培養係統的結構化動態模型:應用於小鼠雜交瘤”,生化工程雜誌v. 3, (3), 1999, JUN, p. 213-218 (1999)
  50. 桑德森,CS;摩根大通Barford;巴頓,GW;黃誌強;李誌強,李誌偉,“動物細胞培養的一種動態模型:杆狀病毒昆蟲細胞係統的應用”,生物化學工程雜誌,1999,(3),p. 219-229 (1999)

本章

  1. 薩利姆;巴紮甘;Barford, j .;麥凱,G。《利用雙向定向聚合物薄膜修複溢油》,《水汙染12》/編輯:Brebbia, C. A.。南安普頓:WIT出版社,2014,p. 145-152 (2014)
  2. 黃周赫,,巴頓,傑夫。, Barford, John。《水與廢水微生物學手冊》,《氮循環及其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pp.427 - 439 (2003)

會議論文

  1. 熊,m;Barford, j .;陳國華,“木糖還原酶對木糖乙醇生產的影響”,第13屆亞太化學工程聯合會,台北,2010年10月5-8日(2010)
  2. 葉偉明;黃愛昌;張,W. H.;約翰·巴福德;McKay, Gordon“鹽對竹源活性炭吸附活性黑5的影響”,FOA10,日本淡地島,2010年5月(2010)
  3. 林景景,C.H.;摩根大通(J.P. Barford;麥凱,G。“焚燒廢渣在矽酸鹽水泥熟料中的利用”,化學工程學報,2010年第21期,p. 757-762 (2010)
  4. Wong開爾文。, Barford, John。“Excel宏編程在核心化學工程學科中的應用”,第八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2009年8月23日至27日,加拿大蒙特利爾(2009)
  5. Ip,阿爾文。, Barford, John。麥凱,戈登。,“生物增強吸附處理含染料廢水”,第八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2009年8月23日至27日,加拿大蒙特利爾(2009)
  6. Ip,阿爾文。, Barford, John。麥凱,戈登。,“竹活性炭吸附染料的改性研究”,第八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2009年8月23日至27日,加拿大蒙特利爾(2009)
  7. Ip,阿爾文。麥凱,戈登。, Barford, John。,“溶解活性黑色染料在不同吸附劑上的吸附”,中國化學工業協會。2008年8月,捷克共和國布拉格(2008年)
  8. 陳,賴山;張,偉鴻;巴福德,約翰·帕特裏克;McKay, Gordon,“活性炭吸附廢棄竹腳手架中的堿性染料”,吸附基礎,FOA9,國際吸附學會,西西裏,意大利,2007年5月20-27日(2007)
  9. 黃嘉華,, Barford, John。,“化學工程核心科目Excel VBA教學”,第二屆教與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科大。(2007)
  10. 嶽,C.;摩根大通(J.P. Barford;Renneberg, R。“用於直接測量生物聚合物和不同大小和分支水平的影響的雙層結構生物傳感器”,ECS彙刊v. 1, (21), 2006, p. 29-35 (2006)
  11. 崔,y;摩根大通(J.P. Barford;Renneberg, R。“基於克拉克氧電極的生物傳感器結構的富氧酶基質”,ECS學報v. 1, (21), 2006, p. 37-44 (2006)
  12. 崔,y;Barford, j .;Renneberg, R。“用於直接測量大分子和不同分支和大小的大分子的影響的雙層結構生物傳感器”,會議摘要v. 0, 2005, p. 2492 (2005)
  13. 崔,y;摩根大通(J.P. Barford;Renneberg, R。“基於克拉克氧電極的富氧酶或微生物基質的擴展檢測範圍”,會議文摘v. 0, 2005, p. 2494 (2005)
  14. Lindawati Lindawati。, Barford, John。,“利用序批式反應器(SBR)完全去除營養物(碳、氮和磷)-操作、控製和經濟問題”,第四屆汙水處理營養物去除和回用國際會議(ICWNR 4),泰國曼穀,1月26-29日249-256 (2004)
  15. Lindawati, Lindawati;Barford, John Patrick,“外部碳添加對完整SBR循環第二個缺氧期後反硝化的影響”,第三屆IWA序列分批反應器(SBR)技術專業會議,澳大利亞Noosa 144-149 (2004)
  16. 黃周赫,, Barford, John。,巴頓,傑夫。,“用於生物養分去除的序批式反應器的係統設計”,第三屆序批式反應器(SBR 3)國際會議,Noosa,昆士蘭,澳大利亞,2月22-26日109-116 (2004)
  17. 巴福德,約翰·帕特裏克;黃周赫;巴頓,傑夫W。“SBR去除生物養分的係統設計”,第三屆IWA序列分批反應器(SBR)技術專業會議,Noosa,澳大利亞167-171 (2004)
  18. 黃偉華;約翰·p·巴福德;波特,約翰弗朗西斯“理解代謝相互作用的實際後果-教學和研究的軟件包”,第二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科大教務質素委員會,教務促進中心,2004年5月17日(2004)
  19. 王凱文;巴福德,約翰·帕特裏克;波特,約翰·弗朗西斯“理解代謝相互作用的實際後果-教學和研究的軟件包”,生物技術計算機應用國際會議(CAB9) 200-206 (2004)
  20. 王,周海特。, Barford, John。,巴頓,傑夫。,“連續活性汙泥生物養分去除工藝的綜合設計”,第九屆IWA大型汙水處理廠設計、運行和經濟專家會議,布拉格,捷克共和國。47-50 (2003)
  21. Lindawati Lindawati。, Barford, John。,“大型SBR汙水處理廠的優化策略和經濟性”,第九屆大型汙水處理廠設計、運行和經濟性專業會議,捷克共和國,IWA。59 (2003)
  22. 黃,衛生。, Barford, John。,巴頓,傑夫。,“連續活性汙泥生物去除營養物工藝的綜合設計”,化工設備設計、運行與控製國際學術研討會,287-292 (2002)
  23. Lindawati Lindawati。, Barford, John。,“同步和完全碳、氮和磷去除的測序批式反應器-使用生物傳感器優化周期時間”,第四屆昆士蘭環境會議,5月30日至31日,布裏斯班,環境工程學會。(2002)
  24. 陳,瓊。, Barford, John。“利用計算機模擬理解途徑信息生物信息學(量化代謝途徑相互作用)”,2002年生物信息學國際會議,曼穀,2月6-8日,國家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和亞太生物信息學網絡8 (2002)
  25. 陳,瓊。, Barford, John。“利用係統工程方法輔助理解代謝途徑的相互作用”,化學工廠設計、運行和控製國際學術研討會,271-275 (2002)
  26. Lindawati Lindawati。, Barford, John。,“序批式反應器(SBR)反硝化動力學研究”,世界水大會,柏林,10月15-19日,IWA。1 (2001)
  27. Barford,約翰。,陳,瓊。,菲利普斯,彼得。“化學計量學、能量學和細胞生長動力學的計算機模擬教學”,第六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墨爾本,9月23-27日,I Chem E. 10 (2001)
  28. Lindawati Lindawati。, Barford, John。,“利用磷酸鹽生物傳感器監測序列間歇反應器(SBR)中磷酸鹽的吸收和釋放”,世界水大會,柏林,10月15-19日,IWA。8 (2001)
  29. Renneberg R;摩根大通Barford;謝繼平,“生物傳感器在飼料批量過程控製中的應用-機會和限製”,動物細胞技術:基礎和應用方麵,1998年第9卷,第203-210頁(1998年)


J P Barford, BE(榮譽1),PhD,FI ChemE, CEng, FIEAust, CPEng

化學工程副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